美政府关门特朗普威胁,75万雇员无薪但关税照旧。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一个国家的政府,说关门就关门了。这不是什么电影剧本,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美国的事情。一觉醒来,差不多七十五万名为联邦政府工作的雇员,就这么突然之间没了收入,被迫开始“无薪休假”。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据估算,这一下子每天就蒸发掉四亿美元的薪水,背后是几十万个家庭的生计问题。而这一切的导火索,仅仅是因为国会里的两拨人没能在新的财政年度开始前,就怎么花钱这件事上达成一致。
这事儿听着新鲜,但在美国其实都快成家常便饭了。上一次闹得这么大,还是在特朗普当总统那会儿,为了修边境墙的钱,政府硬生生停摆了三十五天,创下了个历史记录。这次虽然起因不同,但剧本大同小异。政客们在国会山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倒霉的还是那些普普通通的打工人。特朗普虽然已经不是总统了,但也没闲着,还放话说要趁这个机会把一些联邦雇员给解雇了,给这本就混乱的局面又添了一把火。
当然,政府关门也不是说所有人都回家歇着了。那些关系到国家命脉和安全的核心部门,还是得硬着头皮继续运转。比如,边境巡逻、机场安检、军队这些都不能停,毕竟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只不过,这些坚守岗位的人,工资能不能按时发,心里也得打个鼓。以前就发生过政府关门期间,机场安检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因为拿不到工资,请病假的人数大增,差点搞得航空系统瘫痪。
真正让人觉得哭笑不得的是,这种“选择性”停摆,让很多事情变得特别拧巴。比如,负责发布各种重要经济数据的劳工统计局和经济分析局都关门了,这意味着,全世界的投资者和经济学家,都看不到美国最新的就业报告、GDP数据了。这对于判断全球经济走向,可是个天大的事。可就在这种时候,商务部那边对外国商品搞的关税调查,却因为被划归为“国家安全例外”,可以照常推进。自己家经济数据都停了,调查别人的劲头倒是一点没减。
其他方面的影响更是五花八门。想申请新药?不好意思,食品药品管理局不接新申请了。国家公园的游客中心可能要关闭,想去旅游的人得提前做好功课。甚至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除了保障国际空间站和登月计划这种核心项目,大部分员工也都得回家待着。整个国家的社会机器,就这么以一种奇怪的方式,一部分在空转,一部分干脆就熄火了。
作为咱们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看到这种新闻,心里头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你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我们习惯了国家机器的稳定运行,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的政府会因为内部的政治分歧,就用这种“自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在我们看来,几乎是一种对公共资源和民众信任的巨大消耗。这背后牵扯到的可不是个小数字,而是几十万个家庭的生活来源,他们的房贷、车贷、孩子上学的费用,可不会因为政府关门就暂停。
另一方面,这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和高效运转是多么重要。当我们的社会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从疫情防控到经济发展,各项政策能够持续、稳定地推进时,大洋彼岸却在上演着因为党派斗争而导致政府停摆的闹剧。这并不是说谁的制度就一定优于谁,但这种鲜明的对比,确实会让人产生很多思考。他们内部的混乱,却丝毫没有影响其对外推行霸道的贸易政策,这种“内乱外强”的姿态,也确实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
看着那些被迫休假的联邦雇员,我心里想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任何一种制度,最终的落脚点都应该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如果一种机制,会让几十万人突然失去收入,让社会服务陷入停滞,那它至少在某个环节上是出了问题的。这种把国家公器当成政治博弈筹码的做法,伤害的终究是整个国家的根基和普通民众的福祉。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你觉得这是一种所谓“民主制衡”的体现,还是一种制度失灵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Wolf, Z. B. (2023). What is a government shutdown?. CNN. 2. Shear, M. D., & Karni, A. (2023). What Happens in a Government Shutdown?. The New York Times. 3. Zeballos-Roig, J. (2023). A government shutdown is looming. Here's how it could impact you. Semafor.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http://jajdj.com/xinwendongtai/66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