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美国军队在上海的部署

1937年8月淞沪会战期间,美国军队在上海的活动主要表现为非战斗性军事存在与有限防御部署,其行动受中立政策约束,但反映出对在华利益的保护意图。一、海军与后勤支援1. 军舰驻泊与物资运输美国重型巡洋舰奥古斯塔号(USS Augusta)停泊于黄浦江,作为美国亚洲舰队旗舰,象征性展示军事存在。水手使用绞车吊运货物,显示其维持后勤补给与舰船运作的状态。驳船上堆放的行李箱和包装箱可能为撤离侨民物资或防御工事材料,体现美军应对局势升级的准备工作。

2. 壳牌卡车与外滩繁忙景象战前(8月13日前)外滩可见印有壳牌(Shell)标志的卡车,反映国际企业与美国资本在沪的正常运作,也暗示战时资源运输网络的活跃。

二、海军陆战队防御部署1. 工事构筑与武器配置美国海军陆战队第4团(4th Marines)在美租界(后并入公共租界)构筑防御工事,包括装沙袋、部署勃朗宁M1917重机枪,显示应对潜在冲突的防御姿态。赤膊士兵的细节表明当时上海夏季高温下的作业环境。重机枪装设完毕说明美军已进入战备状态,但行动限于保护租界安全,未直接参与中日交战。

2. 日常互动与军民关系陆战队员从孩童手中购买汽水、眺望远处等场景,反映战火逼近下的短暂闲暇,也体现美军与当地居民的日常接触。此类画面可能被记录为战时宣传素材,塑造“保护者”形象。

三、政治背景与战略意图中立政策下的有限行动:当时美国奉行孤立主义,避免直接介入中日冲突,但通过驻军和军舰维护其在华利益(如侨民安全、商业特权)。

撤退预兆:尽管美军加强防御,第4陆战团最终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撤离上海,此次部署实为过渡性措施。

http://jajdj.com/xinwendongtai/892826.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