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48小时两炸阿富汗:中国动议后的怒火与经济走廊保卫战
短短48小时,巴基斯坦空军连续两轮越境空袭阿富汗境内目标——这绝非一次简单的军事报复。当巴军车队在中巴经济走廊关键区域遭遇伏击,11名官兵牺牲的惨剧,点燃了积压多年的安全怒火。中国在联合国提出动议将袭击中国项目的恐怖组织列入制裁名单仅仅两天后,这场精准打击就雷霆展开。枭龙与F16混合编队的选择,既展示了中巴联合研制的军事力量,也向庇护恐怖组织的阿富汗塔利班发出明确警告:经济走廊是两国共同的生命线,任何挑衅都将遭遇坚决回应。这48小时的枪声,是战略计算后的爆发,更是对地区安全格局的重新定义。
主持人: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国家居然敢在48小时内连续两次飞到邻国去轰炸?这事儿就发生在巴基斯坦。 嘉宾:对,这事真不常见。巴基斯坦空军出动枭龙、F16还有无人机,目标直指阿富汗境内4个城市。 主持人:我刚看到那句话,‘短短48小时,连续两轮越境空袭,这在南亚很少见’,真的挺震撼的。 嘉宾:其实背后是积压很久的怒火。导火索是10月8日,巴军车队在边境被伏击,11名官兵当场死亡。 主持人:11个人啊…而且地点就在中巴经济走廊的关键区域,这已经不是普通袭击了,是直接打脸。 嘉宾:没错,这等于在经济走廊这条‘大动脉’上动刀子。瓜达尔港就在旁边,中国工程师天天在这干活,压力山大。 主持人:说到中国,我注意到10月6日咱们在联合国提了个动议,想把‘俾路支解放武装’和‘马吉德旅’拉进制裁名单。 嘉宾:对,理由很硬:这些组织专挑中国项目和人员下手,绑架、爆炸、暗杀,手段越来越狠。 主持人:那巴基斯坦这次行动,是不是也跟咱们的动议有关?时间上太巧了,6号提动议,8号出事,9号开炸。 嘉宾:可以这么理解。不是巧合,是积累的怒火被点燃了。中国是巴最大投资方,走廊安全就是两国共同的生命线。 主持人:那阿富汗那边呢?为啥巴塔武装能在他们境内建训练营?这不等于在家收留通缉犯还管饭? 嘉宾:对,这就是‘庇护’。阿富汗塔利班上台后,一直让巴塔在境内搞招募、建训练营,像养了一群会越墙咬人的狗。 主持人:那巴塔和俾路支解放武装还合作?这不等于专业杀手找了本地向导?破坏力直接翻倍? 嘉宾:完全正确。一个提供基地,一个提供武力,合流之后在俾路支省搞袭击,瓜达尔港天天提心吊胆。 主持人:以前巴基斯坦不是挺克制的吗?为啥这次突然不装了? 嘉宾:以前怕和喀布尔翻脸。但这次伏击太狠,11名官兵牺牲,经济走廊被挑衅,再忍就是自废武功了。 主持人:我听说有人说是美国挑唆的?这说法靠谱吗? 嘉宾:站不住脚。美国在巴投资不多,对打巴塔也不积极。真正着急的是中国,巴基斯坦很清楚该站哪边。 主持人:那这次出动枭龙和F16,是不是也有政治信号?中巴联合研制的和美制的混着用? 嘉宾:对,这就是‘工具箱’策略。既展示实力,也表明这不是做给某一方看的,是全面打击恐怖组织。 主持人:而且他们目标很准,只打巴塔和俾路支解放武装的据点,没扩大战火,这是在划边界吧? 嘉宾:没错,意思是:我打的是人,不是国家。但对阿富汗塔利班是警告——你再包庇,我就直接清剿。 主持人:那这行动能持续多久?会不会变成常态? 嘉宾:短期有效,但长期看,还得看阿富汗态度。如果喀布尔继续包庇,枪声可能就是未来边境的背景音了。 主持人:说到底,这不只是军事行动,更是安全合作。巴基斯坦在回应中国关切,也在守护自己的经济命脉。 嘉宾:对,经济走廊是中巴关系的战略缓冲。一旦被恐怖组织突破,损失是双方的,没有赢家。 主持人:所以这48小时的连续轰炸,不是冲动,是战略,是积压多年的安全压力终于爆发。 嘉宾:是的,阿富汗境内的那些基地,至少现在不那么安全了。但能不能彻底根除,还得看后续怎么走。 主持人: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希望我们的节目能让你对南亚安全局势多一分理解。祝你有个清醒又安心的一天。
http://jajdj.com/xinwendongtai/6881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