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里射程3000公里,现实中产量为0,乌克兰的“火烈鸟”尬住了谁
事情正在起变化。
最近的小泽同志,有点亢奋。
前脚刚从华盛顿空手而归,被那帮共和党议员们上了一堂名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的现实主义教育课,后脚到了布鲁塞尔,立马就感觉自己又行了。
欧盟那帮老官僚,最擅长的就是画饼和打气。于是,在德法等国的“精神马杀鸡”之下,小泽同志的腰杆子又硬了起来,仿佛战胜俄罗斯的剧本已经写到了最后一页。
具体表现是什么呢?两个骚操作。
第一,跟瑞典眉来眼去,签了个意向书,要买至少100架“鹰狮”战机。注意,是“意向书”,这玩意儿的法律效力,大概跟你跟你妈说“我保证明年一定结婚”差不多。
第二,也是最炸裂的,小泽同志对着全世界宣布:我们乌克兰自己的导弹,射程已经干到了3000公里!以后打莫斯科,用不着求美国大哥了,我们自己就能搞定!
好家伙。
这口气,比西伯利亚的寒流还冲。
这个所谓的“国产神兵”,名叫“火烈鸟”巡航导弹。按照乌克兰官方PPT里的说法,这玩意儿能带超过一吨的炸药,射程3000公里,从哈尔科夫发射,能直接摸到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至于离边境才几百公里的莫斯科?洒洒水啦。
乌克兰国防部更是吹得天花乱坠,说这是“改变战争规则”的超级武器。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唬人?感觉马上就要上演“基辅的复仇”了。
但魔幻的是,除了小泽团队声嘶力竭的吆喝,关于这只“火烈鸟”的靠谱信息,基本为零。
倒是俄罗斯那边的军事专家闲着没事,扒了扒这导弹的参数,结果发现了一些很“复古”的东西。
比如,这导弹的飞行高度,大概5000米。
它的飞行速度呢?每小时95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说白了,这不就是一架飞得比较高的民航客机吗?这性能参数,充满了上个世纪苏联解体时的包浆感,估计是当年分家时压箱底的遗产。以俄罗斯现在的防空体系,只要你不是一口气打过来成百上千发,搞饱和式攻击,那拦截这玩意儿,跟打个大点的无人机,难度系数差不了多少。
说到数量,这就更魔幻了。
小泽同志去年就立下过一个宏伟的Flag:为了摆脱对西方的依赖,我们要在2025年之前,造出3000枚巡航导弹!要让俄罗斯本土感受被毁灭的恐惧!
听听,3000枚。
大哥,你知道年产3000枚巡航导弹是什么概念吗?
这么说吧,全球军工头子美利坚,他家的“战斧”巡航导弹,在产能巅峰期,一年也就吭哧瘪肚造个三四百枚。“爱国者”防空导弹也差不多是这个数。你乌克兰一个工业体系被炸得稀巴烂,电网三天两头被炸到“心肺停止”的国家,张口就要搞出美国巅峰期近10倍的产能?
这饼画的,连做饼的师傅自己都信了。
现实是骨感的。截至目前,乌克兰官方正式交付的“火烈鸟”,数量是:0。
对,你没看错,是零蛋。
这事儿已经尬到连乌克兰自家的媒体都看不下去了,开始公开喊话,要小泽同志为政府的PPT战力负责。
其实逻辑很简单。以小泽同志的性格,但凡手里真捏着一枚能用的国产巡航导弹,哪怕只是个模型,那相关新闻早就通过CNN、BBC传遍全球了,24小时滚动播放,恨不得搞个全球直播。哪会像现在这样,只存在于口头,藏着掖着,透着一股子心虚。
为什么造不出来?
这问题问得就有点天真了。你猜猜俄罗斯军队这三年多在干嘛?除了在前线对耗,他们的导弹和无人机一个核心KPI,就是“点名”。
点谁的名?乌克兰境内所有还喘气的军工企业,都是重点关照对象。现在更是升级了,连你家的发电厂、变电站都不放过,直接进行物理断电。
没有稳定的能源供应,别说造结构复杂、需要精密加工的巡航导弹了。现在的乌克兰,能不能顺利搓出步枪子弹,都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小泽同志也不用太沮丧。
这次去布鲁塞尔,虽然自家的牛皮吹破了,但欧盟那帮老铁画的饼,还是能管饱的。
法国总统马克龙又把他那套“自愿联盟”的陈词滥调拿出来秀了一遍;德国总理也拍着胸脯保证,会帮忙解决乌克兰的能源问题。
本质上,这是一场心照不宣的交易。
美国和欧洲的军工巨头、能源寡头们,看着小泽同志那渴望的眼神,心里乐开了花。他们太清楚了,一个快要溺水的人,为了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是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的,尤其是额外的“溢价”。
所以,你看,整个局就清晰了。
小泽同志需要的不是一枚真正能打到莫斯科的导弹,他需要的是一个“我们有能力打到莫斯科”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讲给国内民众听的,用来维持士气;是讲给西方金主听的,用来证明自己还有投资价值,还能接着战斗。
而普京那边的回应,则简单粗暴得多,充满了俄罗斯式的肌肉感。
老普本人直接放话:我不管你是什么“战斧”还是“火烈鸟”,只要是远程导弹,敢打到俄罗斯本土,那俄军的反击将是“压倒性的”。
至于这个“压倒性”到底是什么,是传说中的战术核武器直接往基辅脸上呼,还是把常规导弹的轰炸力度再翻几倍,这就留给小泽同志自己去想象了。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围绕着“预期管理”的极限拉扯。
小泽在用一个虚无缥缈的“导弹梦”,撬动西方的援助杠杆。
而普京则用一个实实在在的“核大棒”,为这场赌局划下了一条清晰的红线。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打的已经不仅仅是炮弹和兵力,更是人心、意志和国家信用的终极对决。而那只从未起飞过的“火烈鸟”,不过是这场残酷赌局里,一个被高高举起,却又无比沉重的筹码罢了。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http://jajdj.com/xinwendongtai/7793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