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战机已部署,悬赏五千万抓总统,开战只等特朗普签字
五千万美元,这是悬在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头上的价码。这可不是什么电影剧本,而是白宫贴出来的“通缉令”,罪名是“毒品恐怖主义”。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一场以“反毒”为名的军事大戏,似乎已经搭好了舞台,只等主角一声令下。
加勒比海上空,F-35隐形战机的引擎轰鸣声划破了平静,这些最先进的战机悄无声息地降落在波多黎各。海面上,三艘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一艘“厄瓦·吉玛号”两栖攻击舰,甚至还有一艘核动力潜艇,像一群沉默的猎手,悄然集结。这支总计超过四千五百人的部队,包括两千多名精锐海军陆战队员,剑锋所指,正是委内瑞拉。
这盘棋早就开始布局了。今年二月,特朗普政府手腕一翻,就把委内瑞拉的“阿拉瓜火车”等几个拉美组织扣上了“外国恐怖组织”的帽子。当时国务卿鲁比奥的解释轻描淡写,说是为了给执法部门“提供更多工具”,现在回看,这更像是在为跨国军事行动铺平法律道路。毕竟,对付“恐怖分子”,用的手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紧接着,国防部被颇具象征性地改名为“战争部”,这可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随后,特朗普便批准动用军事力量,打击那些被列入黑名单的拉美贩毒集团。一切准备就绪,只缺一个开火的理由。
理由很快就来了。九月初,美军在海上袭击了一艘据称来自委内瑞拉的船只,船上十一人当场死亡。特朗普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这艘船属于“阿拉瓜火车”贩毒集团,而这个集团的幕后老板,就是马杜罗。一连串的袭击接踵而至,美国政府的说法始终如一:我们在打击毒贩,保护美国公民。可委内瑞拉方面却悲愤地指责这是在“谋杀平民”,并坚决否认自己是美国毒品的主要来源地。
面对兵临城下的局面,马杜罗也并非坐以待毙。他一边宣布动员超过四百五十万民兵保卫国家,一边在加勒比海地区搞起了军事演习。俄制的苏-30战机挂载着Kh-31反舰导弹,在美国家门口呼啸而过,威慑的意味不言而喻。
俄罗斯的身影在这场博弈中若隐若现。今年五月,俄罗斯国家武器集团宣布,将在距离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不远的地方,合建一座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的弹药工厂。这无疑是给马杜罗政府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也让华盛顿的决策者们不得不掂量一下动手的后果。
有意思的是,就在军事对峙剑拔弩张之际,外交的暗流却在悄然涌动。据报道,马杜罗通过中东国家作为中间人,向特朗普递交了一封亲笔信。信中,他全盘否认了贩毒指控,称其为“假新闻”,并提议与美国特使进行“直接坦率的对话”,希望能“通过建设性对话和相互理解促进和平”。
这封信的出现,让整个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这究竟是马杜罗在巨大压力下的服软求和,还是在争取时间、分化对手的缓兵之计?
历史的经验似乎总在不断重演。外部的军事干预,很少能真正实现预期的政权更迭,反而常常将一个地区拖入更深的泥潭。一旦美军的炸弹真的落在委内瑞拉的土地上,或许并不会点燃推翻马杜罗的火焰,反而可能激起民众的同仇敌忾,让整个拉美地区掀起新一轮的反美浪潮。
战争的扳机,现在就放在特朗普的办公桌上。但扣下它,炸开的究竟是加拉加斯的贩毒网络,还是整个南美洲的火药桶?没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http://jajdj.com/xinwendongtai/64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