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造车遭质疑 “无知者无畏”?创始人回应:团队专业且资金有保障
“扫地机器人界的特斯拉”要造车?追觅创始人俞浩的“豪言壮语”是吹牛还是真有底气? 当俞敏洪还在直播间里卖力吆喝,雷军忙着交付SU7的时候,一个“程咬金”突然杀入汽车圈——追觅科技,这家靠扫地机器人和吹风机发家的公司,高调宣布要造超跑,还放出豪言要对标布加迪威龙,直接把“跨界造车”这四个字送上了热搜。 这波操作,引来的不是掌声,而是网友铺天盖地的质疑和嘲讽,一句“无知者无畏”更是直戳痛点。
面对质疑,追觅创始人俞浩坐不住了,直接在短视频平台硬刚:“无畏不一定来自无知”, 这句话背后,究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还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 俞浩的回应,颇有几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 他强调,追觅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群专业人士的集体智慧。
更重要的是,他们做过详细的资金测算,有足够的财力支撑这场“豪赌”。不得不说,这份自信,像极了当年贾跃亭发布PPT造车时的模样。 当然,光靠嘴炮是远远不够的。
追觅为了造车,早已开始秘密布局。 据说,他们每周都会进行汽车造型方案的投票,至今已经进行了38轮,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2024年底。
这说明,追觅的造车计划绝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 更令人惊讶的是,追觅已经组建了一支近千人的造车团队,既有来自智能硬件领域的研发大咖,也有传统车企的资深专家。
短短15天,追觅就完成了首轮融资,这速度,简直打破了新造车势力的融资纪录。 追觅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们玩起了“双品牌战略”。追觅汽车对标布加迪,要做超豪华电动车;星空汽车则瞄准库里南、宾利等车型,目标直指理想汽车。
俞浩更是放出狠话,星空汽车要“碾压”理想L9到L6的所有车型。 为了实现全球化战略,追觅甚至把工厂选址在了特斯拉德国柏林超级工厂附近,摆明了要和行业大佬掰手腕。
和法国巴黎银行合作建厂,也显示了追觅的国际化决心。 追觅并非完全没有底牌。
截至2024年底,他们已经申请了6379项专利,覆盖了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人机交互等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 这些技术,已经在追觅的智能硬件产品上得到了验证。
尽管如此,质疑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 有人认为,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追觅入局太晚了。
还有人指出,高端汽车市场的销量正在下滑,追觅选择这个时机入场,风险巨大。 汽车行业是一个需要敬畏的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复杂的供应链和用户信任的积累。
追觅能否跨越这些障碍,还是一个未知数。 话说回来,俞浩的底气并非完全来自盲目自信,而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积累、人才储备和资金支持之上的。
至于追觅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最终还是要靠产品说话。 追觅的造车计划,无疑是一场充满争议的豪赌。
有人看好,认为它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创新;有人唱衰,认为它不自量力,最终会血本无归。 但,万一实现了呢? 你认为追觅造车是“无知者无畏”,还是“英雄所见略同”? 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http://jajdj.com/xinwendongtai/613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