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甩锅”欧盟,百亿援乌军费不给就断供?泽连斯基急眼了!
近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部悄然推行的一项新规,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这项总额高达百亿美元的援乌机制,其核心逻辑清晰得有些直白:欧洲盟友出资,通过北约平台为乌克兰购买美国制造的武器装备。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合作升级,而是华盛顿方面在多方争议与反对声中,强行推进的解决方案。法国等国直言其为“强买强卖”,但最终为何欧洲会吞下这枚苦果?答案或许藏在美国巧妙的“制度绑架”策略中。
华盛顿的算盘
援乌进程中,美欧之间的责任分担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截至今年六月,北约成员国对乌军事支持累计逾470亿美元,可欧洲实际贡献只占区区38%。这同美国自2022年起,累计向乌克兰投入的750亿美元相比,差距着实让人侧目。
这种失衡,尤其是在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眼中,早已是不可容忍的“冤大头”行径。他认为,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投入不足,是时候承担更多了,美国不应再当这个冤大头。
于是,今年七月,特朗普政府对乌军援的态度开始出现摇摆,先是短暂暂停部分援助。紧接着,又在七月八日和二十三日,快速批准了两笔总价值3.22亿美元的军售,这一举动迅速绕过了常规军售长达16个月的审批周期。
这并非偶然的政策反复,而是一次精准的压力测试与铺垫。华盛顿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传统援助模式效率低下,而美国则拥有绝对的主导权和“高效”方案。
“效率”的代价
今年八月一日,路透社披露的援乌新机制细节,彻底揭示了美方的意图。这项由美国主导的百亿援助计划,其运作模式堪称精巧。乌克兰首先提交需求清单,每批约五亿美元。
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负责从中协调,确定由哪些成员国出资或提供实物。但关键的一步是,所有资金必须先打入一个由美国财政部监管的特定账户。这意味着,即便欧洲掏钱,钱袋子的钥匙也始终握在美国手里。
美国则负责为那些捐赠实物装备的国家补齐库存,或直接向乌克兰交付武器。整个流程大幅缩短,效率看似得到了显著提升。但这套机制通过北约框架进行集体决策,使得单个欧洲国家即便心存疑虑,也难以公开拒绝。
否则,便可能面临“破坏联盟团结”的政治指控。这无疑是一种“集体绑架”。在此背景下,欧洲各国反应不一。德国、挪威、荷兰等国表示有限支持,而法国、意大利和波兰则坚决反对。
法国批评其是赤裸裸的“强买强卖”,波兰则提议,应优先利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来支持乌克兰。乌克兰方面则积极利用这一“窗口期”。在七月至八月间,基辅已向北约提交了总价值超过15亿美元的装备需求。
首批通过新机制采购的美式装备,据悉已进入谈判阶段,预计最快九月前就能完成交付。乌克兰在东部和南部战线面临巨大压力,装备消耗速度创下新高,急需补给。
博弈的棋局
这项新机制的出炉与推进,无疑是地缘棋盘上一次深远的利益再分配。最大的赢家,首先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俄乌冲突以来,洛克希德·马丁、雷神等美国军工巨头的股价平均涨幅已超过70%。
这项百亿美元的援乌计划,无疑为它们确保了源源不断的巨额订单,可谓旱涝保收。对于特朗普政府而言,这更是“一举三得”。它对外成功将援乌的财政负担转嫁给了欧洲盟友。
对内则能安抚国内日益增长的孤立主义和反战情绪,向选民兑现“让盟友付钱”的竞选承诺;同时,也为本国军工产业注入了强心剂。
反观欧洲,其境况则复杂而艰难。经济上,多国本就面临高赤字、高债务和通胀压力,现在又被迫为美国军工买单,无疑是雪上加霜。政治上,民众对援乌的疲劳感渐增,反对此举的右翼政党支持率持续攀升。
欧盟委员会的民调显示,仅有31%的欧盟公民支持使用本国财政为美国军工产业买单。军事上,欧洲多国自身的武器库存已降至危险水平,平均低于“安全水平”30%。这项新机制虽然理论上能帮助补充库存,但实际却是以丧失部分战略自主权为代价。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在七月底曾公开强调乌克兰战场压力巨大,西方必须加速援助。然而,加速援助的背后,却是欧洲战略自主的又一次重大挫折。欧洲近年来虽试图推动防务“去美国化”,但在现实安全威胁面前,对美国的军事依赖使其难以拒绝华盛顿的要求。
乌克兰方面,尽管急需的武器有了着落,但其在东部和南部战线依然面临巨大压力,装备消耗速度创下新高。这种“饮鸩止渴”式的援助,让乌克兰更深地被绑定在西方的战车上,未来的战略空间可能因此受限。
至于俄罗斯,其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已对西方持续加码军援发出了严厉警告,认为此举可能引发地区冲突更大规模的升级。美俄“代理人战争”的风险随之升级。
结语
这项百亿援乌新机制的强行推进,最终证明,欧洲之所以被迫接受这张“霸王账单”,核心原因在于其在安全上对美国难以摆脱的依赖。面对华盛顿以“安全保障”为筹码的要挟,经济和部分主权的损失,也只能无奈承受。
这套“流程弹性”的创新,与其说是为了乌克兰的胜利,不如说是确保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胜利。特朗普的商人逻辑,精准地抓住了盟友的弱点,并通过北约这一看似团结的平台,完成了对其利益的巧妙榨取。
此事不仅改变了援乌模式,更是跨大西洋权力天平的一次显著倾斜。它以牺牲欧洲的战略自主和北约的内部公平为代价,为“美国优先”原则在盟友体系内的强制推行,设立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http://jajdj.com/xinwendongtai/26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