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即将分出胜负,美总统强行要求降息,美国或要走向没落?

近段时间的特朗普,开始刀刃向内,再度对美联储喊话。

或者说直接对鲍威尔破口大骂,要么是指责此人属于“太迟先生,要么就说鲍威尔是“榆木疙瘩”,主打一个疯狂欺负鲍威尔。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让鲍威尔宣布降息。

此前特朗普已经明确表示,美联储需要大规模降息,应该将利率从4.25%降低至1%。

如果换成是其他人,面对特朗普疯狂的人身攻击,也许早已宣布降息。

而鲍威尔却不为所动,不仅不计划辞职,更明确表示不计划降息。

因为鲍威尔很清楚,如果自己选择降息,美国就完了,很有可能会导致中美博弈分出胜负,让美国提前倒下。

这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美联储黑历史有关。

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很郁闷,不仅想要连任,还想解决美国经济难题。

因为眼看美国经济深陷通胀的泥潭之中,失业率高达6.1%,同时通胀已经突破了5.8%。

要知道,如今美国通胀率达到2.4%,还面临债台高筑的情况。

尼克松时期的美国,债务可没有突破30万亿美元。

【尼克松时期,要求美联储降息】

在当时的情况下,尼克松想要连任几乎不可能,就算是“上帝”都救不了尼克松。

面对这种情况,尼克松找不到任何解决方案。

复杂的解决方案会引起巨变,即便每个环节都有80%的胜算,但是累计之后,失败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同时时间也不等人,尼克松必须下猛药。

左看右看之后,似乎只有逼着美联储降息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如果美联储可以降息,哪怕制造出短期的美国虚假繁荣景象,尼克松都有可能完成连任。

随后尼克松就对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恩斯恩威并施,甚至公开表示,“如果我们输了,这将成为华盛顿最后一次由保守派执政的情况”。

甚至在白宫椭圆办公室还当着一众心腹的面,反驳伯恩斯对现状的分析,指责此人的流动性问题就是废话。

同时还威胁伯恩斯,此人无权提名美联储理事人选。

然后在1971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尼克松与伯恩斯每个季度都会举行会晤,次数达到17次。

尼克松只有一个诉求,那就是降息、降息,还是降息。

面对这种情况,伯恩斯只能选择妥协,以通胀源于工会与石油危机,与货币无关进行自我辩护,然后为宽松政策开脱。

紧接着美联储将利率从5%降低至3.5%,M1货币供应量增速瞬间暴涨至二战后峰值的8.4%。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应该能想起来,那就是尼克松成功连任。

还成为美国史上首位访华的总统,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也就是在那个时期签署的。

而本该是大功臣的伯恩斯却遭到了指责,因为美联储降息之后,美国迎来短暂的经济繁荣,紧接着就出现了叠加的石油危机,美国通胀大爆发。

从1973年的8.8%迅速飙升至1974年的12.3%。

失业率也从1973年的4.9%飙升至1975年的8.5%。

随后就是美元指数暴跌、黄金价格大跳水,美国经济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美国后人对伯恩斯的评价是,他活下来了,但名声却毁了,他保住了职位,却输掉了历史。

为此,美国在1977年重新修订了《联邦储备法》,明确了美联储将维持物价稳定设为法定核心的目标。

美国最高法院多次判例强化“总统无权因政策分歧解雇美联储主席”。

设立这些防火墙之后,维持了美联储近半个世纪的独立性,但是面对特朗普毫无意义,此人可不管这些。

否则从特朗普上台之后,为了推动美联储降息,也不会多次怒怼鲍威尔。

此前在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之后,更是要求鲍威尔辞职。

结果鲍威尔不为之所动,反而是美国资本市场出现了异样,资本家担心鲍威尔扛不住压力,被迫选择辞职。

然后特朗普彻底掌管美联储。

【鲍威尔吃了秤砣,拒绝降息】

随后投资者就纷纷用脚思考,并选择抛售美元资产。

如果不是贝森特出面劝和,特朗普似乎真的不计划放过鲍威尔。

可是特朗普推出“大而美法案”,一张嘴就给美国政府强行增加了数万亿美元的债务。

如今美国联邦利率高达4.5%,叠加目前超过37万亿美元的债务,以及增加数万亿美元债务。

意味着美联邦财政收入超过20%都需要用于支付利息。

更别提明年就是中期选举,如果特朗普政府在中期选举之前依旧没有任何建树,很有可能会导致共和党失去对国会的控制。

面对这种情况,特朗普必须稳定美国经济市场,变着法嘲讽鲍威尔,结果鲍威尔也如同吃了秤砣的王八,铁了心要和特朗普过不去,拒绝降息,拒绝成为美国史上第二个伯恩斯。

当然,鲍威尔不是“无脑拒绝降息”,而是声称,美国人可以原谅导致衰退的美联储主席,但是绝对不会原谅点燃通胀的美联储主席。

但是我并不认为鲍威尔能扛住压力。

毕竟,鲍威尔只是一名技术性高层,特朗普是政客,两者本质上就存在巨大的差距。

纵观全球历史,任何搞技术的都玩不过搞政治的。

就拿美联储“装修门”事件来说,特朗普直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疯狂打压鲍威尔。

这件事的起因是2017年,美联储理事会批准对1973年建成的美联储总部大楼以及相邻历史保护建筑进行翻修。

该项目从2017年开始动工,预计翻修总成本为19亿美元,直到目前已经过去近八年的时间,工程依旧没有完工。

甚至还被曝出成本从19亿美元提升至25亿美元,超出预算30%。

虽然美联储拥有货币政策上的特权,但是运营开支是需要接受国会监督的,而美国国会眼下大多为特朗普的人,于是就对预算清单、翻修名目、审计报告进行仔细核查。

结果就提出质疑,为何每平米成本接近15万元?

为何超支达到7万亿美元?

甚至还修建VIP餐厅和屋顶花园等配套设施?

美国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更是惊呼,这根本不是翻修美联储,而是在美国修建凡尔赛宫。

看到这,大家就能看明白了,这就是特朗普政府开始找茬了。

还不忘给美联储扣一顶“拿着纳税人的钱铺张浪费”的帽子。

只要特朗普不摘这顶帽子,美联储就摘不掉。

【特朗普以装修发难,逼迫美联储降息】

毕竟,预算超支的情况在美国并非新鲜事,但是阿富汗的美军可是比美联储疯狂多了。

但是要看究竟谁借题发挥,眼下正值特朗普要求美联储降息之际,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于是有三股势力开始对鲍威尔发难,分别是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

美国坊间有消息称,此人是下一届美联储的有力竞争者。

其次就是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沃特,此人给鲍威尔设下一个星期内要回答白宫十一项质问。

目的自然就是在七月底之前的美联储议息会之前,给鲍威尔施加压力。

最后就是美国国家首都规划委员会,启动了同步调查。

不难看出,特朗普这是明着来搞不定鲍威尔,于是就选择动用其他手段。

如果鲍威尔被指责滥用职权,丧失职业操守,那么鲍威尔很有可能会面临“渎职或失职”的指控。

这对于手握美国国会的特朗普来说,想要搞定鲍威尔,简直就是再简单不过了。

就算鲍威尔还在抵抗,不仅要求监察长独立审查,还撂下狠话,就是死,也要死在任期之内。

只不过鲍威尔的任期只有十个月,在面对包括白宫多方的威压之下,鲍威尔的妥协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无论成本过高是否会引起通胀,无论方案调整或施工过程有各种变数,与鲍威尔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只要特朗普想,鲍威尔可以面临各种各样的指控。

不排除“装修门”只是第一个计划,后面还有无数个计划等着鲍威尔。

话说在白宫拿起显微镜并调动资源整人的时候,没有几个人可以经得起医学显微镜头的检查。

这样一来,美联储降息一事,很有可能会发生在七月底。

最晚第三季度就会有结果。

这对于我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只能说意义太重大了,这可是十多亿中国人翘首以盼的结果。

毕竟,只要鲍威尔不松口,美联储没有降息,我国的政策是不会随便更改的,利率不会大幅下降。

简单来说,中美资产之间的定价之锚都是国债利率,差别就是美国国债看十年期国债,我国看三十年期国债。

如今美国十年国债利率为4.45%,我国三十年国债利率为1.85%。

两者之间拥有接近2.6%的利差,这个利差存在也会导致两大后果,一是外贸企业出口创汇之后,会将资金留在海外买入美国货币基金,收取高额利息。

而国内缺钱就贷款,其中至少有2%的利润。

二是国内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出境套利,很有可能会选择香港。

两者叠加之后,就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压力不断增加。

在今年四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达到7.42。

人民币贬值理论上是对出口有利,但是我国商品的竞争力本来就比较强,汇率贬值对出口影响并不大。

只不过人民币汇率贬值,会导致上游资源和能源成本飙升。

国内消费者会因为低物价螺旋状态,也就是需求疲软,将压力给到上游的制造业。

如果美联储不降息,我们选择降息,就会导致中美利率差进一步扩大。

出境套利的资金会更大,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也会更大。

【美国宣布降息,中国也会降息】

在这个时候,如果美联储宣布降息,从4.25%下降至2%,我们马上就会将利率下降1%以上。

此举不仅会让中美利差缩小,人民币汇率开始飙升,对于制造业而言,进口成本也会降低,出口影响微乎其微。

目前国内住户贷款,比如说消费贷、经营贷和房贷大约为84万亿,如果利率下降1%,每年就可以节约8400亿元的利息。

相当于给贷款人发放了8400亿红包,这对于消费者复苏具有直接的拉动效用。

所以对于制造业而言,过去是进口成本增加,并叠加下游消费疲软。

如果我们宣布降息,形势就会逆转,进口成本下降叠加下游消费复苏的双重利好。

那美国如何能倒下?

很简单,再让时间倒退至半个世纪之前,尼克松逼着伯恩斯降息完成连任。

随后出访中国,让中美进入蜜月期,然后西方资本进入中国,帮助我们完成改开。

而特朗普如今也在干同样的事,逼着鲍威尔降息,特朗普也准备出访中国。

要知道,特朗普访华之后,美国依旧面临美联储降息叠加特朗普关税的双重影响,美国通胀很有可能会迎来大爆发。

届时,美国将会重新步入经济危机之中。

这也算一种轮回了。

【美联储一旦降息,就会倒下?】

如果美国经济又一次进入黑暗时刻,我国就相当于在中美博弈还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就已经看到美国提前倒下。

就像1991年的苏联一样,突然解体。

也就是说,这一次中美博弈,我们有望笑到最后。

面对这种情况,我必定会支持特朗普,甚至还会嘲讽鲍威尔,“你究竟在等什么”?

特朗普的枪口已经顶在脑门上,你还要赌枪里没有子弹?

难不成真的准备“脑袋开花”?

别傻了,识趣的话,赶紧收拾东西,现在走人,不要耽误“美国再次伟大”,不要耽误特朗普“为祖国走向伟大和繁荣,建立不世之功”。

http://jajdj.com/xinwendongtai/302274.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