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16疑似测试完成,变推力发动机捅破天花板,五角大楼如何应对

一张神秘圆圈图刷屏军事论坛——疑似中国PL-16中距空空导弹的飞行包线图显示,这款新锐导弹在敌我战机对向飞行时,射程突破260公里,尾追模式也能打出120公里以上杀伤距离。

关键的是,它的弹体直径比现役PL-15更小,歼-20隐身弹舱可多塞30%弹药。 而美军寄予厚望的AIM-260导弹,至今仍停留在图纸阶段,预算刚获批,量产要等到2026年。

飞行包线图是导弹性能的“体检报告”,它用封闭几何图形标注导弹的速度、高度、过载极限。 网传图中,PL-16的对向射程达到260公里,远超自用版PL-15的180公里和外贸版PL-15E的145公里。 即便是极限射程,推测也可能突破300公里——这个距离足以覆盖台海作战纵深,直接打穿敌方防空网。

射程优势转化先敌开火权

当两架战机以1.5马赫速度对向冲刺时,PL-16可在相距300公里处发射,而美军现役AIM-120D仅能在160公里内开火。 2023年印巴冲突中,巴军枭龙战机发射PL-15E,曾在220公里外击落印度预警机,验证了超视距打击的战场统治力。

PL-16的核心

在于抛弃传统双脉冲发动机,改用“变推力火箭发动机”。 传统导弹燃料分段燃烧,效率受限;而变推力发动机能动态调节燃烧强度,高空阻力小时降低推力省燃料,末端攻击时全力冲刺保速度。 这让PL-16在弹径缩小的情况下,射程反增45%。

相比之下,美军AIM-260为兼容F-22弹舱(尺寸与AIM-120相同),弹体直径比PL-16大15%,燃料占比被压缩。 尽管采用双脉冲发动机,但射程设计目标仅260公里,与PL-16实测值持平。 更尴尬的是,AIM-260要到2026年才量产,而PL-16已完成测试。

PL-16直径缩小带来最直接的战术红利:歼-20主弹舱载弹量提升。 此前歼-20弹舱最多带4枚PL-15,而F-22可塞6枚AIM-120。 如今PL-16体积优化后,歼-20有望携带6枚新导弹,单机火力密度提升50%。

这种设计还解决五代机的“弹药焦虑”

2024年美空军推演显示,F-22若介入台海冲突,需前出至距海岸线300公里内才能发挥AIM-260射程优势,但该区域已被歼-20+PL-15的不可逃逸区覆盖。 PL-16的列装将进一步压缩美军生存空间。

PL-16并非孤立的武器。 中国空军的空警-500预警机可探测450公里外目标,通过高速数据链为导弹实时更新目标坐标;歼-16D电子战机实施电磁压制,瘫痪敌方通信;最后PL-16凭借抗干扰导引头完成致命一击。 这套“侦-控-打”闭环,比导弹射程本身更致命。

美军对此深有体会

2024年3月犹他州靶场测试中,AIM-260虽在300公里外击中靶机,但依赖F-35全程提供数据链支持。 而中国PL-15E早在2023年印巴冲突中就验证了双向数据链能力——导弹发射后由后方预警机接力制导,载机可立即撤离。

美军为AIM-260投入6.7亿美元预算,计划2026年投产。 但替换现役3000枚AIM-120需耗资200亿美元(等同2艘福特级航母造价)。 更棘手的是,该导弹未公布是否配备双脉冲发动机,而PL-16已确认采用更先进的变推力技术。

美国空军内部甚至出现“跳过AIM-260”的声音。 毕竟PL-17超远程导弹(射程400公里+)已在歼-16上挂载测试,搭配轰-6N可打击预警机。 美军焦虑蔓延至2050年规划,报告称将面临“射程1000英里导弹威胁”。

http://jajdj.com/xinwendongtai/242606.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