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友玩明白了!正义迟到却绝不缺席”
“被网友玩明白了!正义迟到却绝不缺席”
这届网友,真是“互联网行动派”!
网友们又一次用行动证明了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更不会“被关闭评论区”挡住脚步!到底什么样的瓜能让大家追着从评论区杀到招生办?说句玩笑话,就差在线申请调档替肖同学伸张了。
一场“键盘骑士”的正义追击
故事的起点是武汉大学的一名女生利用虚假举报陷害同学,导致受害者肖同学被“误杀”。本以为真相就此沉没,没想到却被广大网友的“显微镜”翻了个底朝天。从删评论、关闭评论区的骚操作到网校官方的“敷衍+哥俩好”处理方式,网友们一度觉得自己“智商被侮辱了”。
但等等,这还没有完!网友的战斗力,连招生办都拉不住。他们不仅要求一个合理的解释,甚至有“侦探型网友”开始翻起了女方的社交账号,分析种种“不合理之处”。有人调侃“这破案速度,比电视剧都快,建议给网友发个侦查勋章。”
质疑公开后,谁为受害者买单?
更戏剧化的是女方非但没有面对应有惩罚,还“一路花路”顺利毕业、考研成功,而受害者却不见了踪影。那个原本握有一手好牌的学霸弟弟,却被迫成为舆论里的隐形人。网友喊话肖同学去哪儿了?抓住这个机会锤爆对方,这不才是反击点吗?
更大的问题是整个事件背后,是否存在沉疴未解的制度问题?一个人能利用规则伤害他人,却不被追责,从规则到执行或者监督上,是否有“黑洞”?网友不想只当吃瓜群众,他们更希望这个事件带来反思与改变。
网友评论请不要“息事宁人”
网友的愤怒不无道理。评论区有人直接写道“不用减负,不用优秀毕业,所有参与不公正处理的人,请慢慢背锅。”有网友“不惩治‘害人者’,便是在伤害每一个自认为无辜的普通人。”
但面对网友的质疑,学校却始终没有一个能站得住脚的回应。有一种流言是“为了维护学校声誉,他们一开始就默认了‘息事宁人’,哪怕牺牲的是一个好学生的未来。”
尾声谁是真正的赢家?
事件升级数日,大家却始终没有看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有人笑称“肖同学可能一辈子没想过,自己的人生居然成了网友追的年度悬疑档。”但这份期待背后的戏谑,却让人更加五味杂陈。
如果说正义迟到是常态,那么网络的力量好像成为了平衡这段“超长等待”的催化剂。只是,让我们不由得想问下一次,当正义需要互联网来“充电”的时候,我们还能不能推动那些该说话的人早点行动?
在流量化的狂欢中,我们不能忘了悬而未决的真相才是最隐秘的危险。
http://jajdj.com/xinwendongtai/239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