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峙晚年在印尼当小学老师 蒋介石催其回台

1952年的春天和夏天交替时,在印度尼西亚一个叫做茂物的小城里,发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

原来在大陆上国民党军队溃败后就消失了的原徐州“剿总”司令刘峙,竟然突然出现在这个南洋的小岛上。

一时间,关于这位蒋介石昔日心腹爱将的“传奇人生”,在当地华人中流传得沸沸扬扬。消息越传越广,终于引起了正在台湾偏安一隅的蒋介石的注意。

刘峙1892年出生在江西吉安的一个农民家庭。15岁时,他考入了湖南陆军小学第三期,接着在各种军校学习了十年。后来,他加入了粤军,并在黄埔军校当教官。在革命初期的东征北伐中,刘峙跟着大势打了不少胜仗,因此被称为“福将”。

刘志

自从进了黄埔军校,刘峙就跟紧了蒋介石。蒋介石搞中山舰事件时,很多人还有顾虑,但刘峙却带人上舰抓了共产党。当时黄埔的政治部主任包惠僧问刘峙为什么要这么做,刘峙却大大咧咧地说:“我也不知道为啥,校长让我做,我就做了。”

蒋介石掌权后,刘峙也跟着飞黄腾达,不到40岁就当上了二级陆军上将。

那时,大家把中央军的五位陆军上将刘峙、顾祝同、蒋鼎文、陈诚、卫立煌比作蒋介石的“五虎上将”,其中刘峙居首,一时风光无限。

1948年夏天,国共双方都在往淮海地区调动兵力。稍早前,在城南庄会议中,毛泽东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决定解放军暂时不渡江,而是在中原和黄淮地区集中兵力打大仗。蒋介石则提出了在东北稳定局势,在华北巩固阵地,在西北扩张,在华东和华中加强进攻的战略。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即将爆发。

当时,国民党的领导层发生了重要的人事调整。原先在徐州负责指挥的顾祝同接替陈诚,成为了新的参谋总长。这导致徐州“剿总”总司令的位置空了出来。从资历和能力来看,白崇禧是最合适的人选,但蒋介石肯定不会选择他。很多人都猜测,蒋介石可能会启用像杜聿明、宋希濂这样的中坚力量来填补这个空缺。

让人没想到的是,蒋介石安排去徐州指挥的是刘峙,一个没什么能力的人。接到命令时,刘峙这位国军二级上将正和第三任太太在上海家里无所事事,这样的生活他已经享受了接近一年。

一年前,刘峙因为在中原地区被刘邓打得大败,被蒋介石带回南京,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并被撤掉了所有职务。后来,虽然给了他一个总统府战略顾问的职位,但实际上这个职务没什么实权,整天无所事事。

国民党军队里的人听说刘峙成了徐州的总指挥后,议论声不断。大家心里都明白,刘峙对付不了解放军。有人说:“徐州可是南京的门户,应该派个能打的猛将来守,至少也得派个能叫唤的看门狗,现在却只来了个废物,这大门看来是守不住了。”

蒋介石重新启用被撤职一年的刘峙,虽然乍一看有些荒谬,但实际上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用人的首要标准就是“忠诚”。

在众多将领中,最受重视的要数“五虎上将”。当时,陈诚在东北打了败仗,主动辞职,卫立煌接替了他的位置,继续在东北指挥。顾祝同刚刚被提拔为参谋总长,而蒋鼎文因为在抗日战争末期的豫湘桂战役中大败,从此在军界不再活跃。仔细一算,可用的人选就剩下一个刘峙了。就连宋美龄也曾对刘峙的能力表示过怀疑。

蒋介石头也没抬,只说了句:“难道还有比刘峙更顺从的将军吗?”

刚上任的刘峙,就遇到了解放军的强力挑战,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迅速攻克了济南。按照蒋介石的计划,刘峙领导的徐州“剿总”应该派出邱清泉、黄百韬、李弥三个兵团北上支援。但是,等许世友带领的攻城部队攻下济南,活捉了王耀武,邱清泉的兵团才刚到鲁西南,而黄百韬、李弥的两个兵团还在徐州集结中。

刘峙虽然笨拙,但也知道解放军拿下济南后,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徐州。但这时他却在蒋介石面前装出很坚定的样子,说丢掉的济南很快就能重新夺回来。

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还特意派遣顾祝同前往徐州商讨计划,然而刘峙只是嘴上说说,并没有真正打算攻打济南的勇气。

当蒋介石真的任命后,刘峙慌了手脚。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指挥大规模部队对抗解放军,于是建议国防部挑选一位有实战经验的将领,最好是黄埔一期毕业并且曾任兵团司令的人来负责指挥。国防部长何应钦推荐了杜聿明和宋希濂,最后蒋介石决定让正在上海养病的杜聿明来担任这个重任。

杜聿明上任后,计划调动邱清泉、李弥、孙元良、黄维等部队,在徐州周边集结重兵。这样的安排不仅把主力部队集中起来,让解放军难以各个击破,还能切断刘邓大军和陈粟大军的联系。可是,杜聿明的计划还没实施,就被蒋介石紧急调往东北,去解救锦州的困境。

杜聿明一走,担任“剿总”司令的刘峙立刻变得六神无主,马上叫部队停在那里不动。

解放军等了二十一天,趁机调运兵力,打响了淮海战役。杜聿明还没回来,刘峙就慌忙应战。直到黄百韬被围困在碾庄地区,蒋介石才如梦初醒,赶紧调回杜聿明。刘峙见杜聿明回来,如释重负,立马交出徐州地区的指挥权,自己找个借口到蚌埠去了。

1949年1月,解放军成功击败了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标志着淮海战役的胜利结束。在这场战役中,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共有超过56万士兵被歼灭,黄百韬和邱清泉被击毙,杜聿明和黄维等人被俘虏,而刘峙则趁机逃到了南京。此战之后,蒋介石再也无法与解放军抗衡了。

刘峙清楚自己闯了大祸,吓得不敢去见蒋介石。蒋介石对他耽误大事非常生气,再次撤销了他的所有职务。

曾经辉煌无比、不可一世的“幸运将军”刘峙,就这样黯然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以一种落魄的姿态离开了。

从那以后,刘峙多次通过别人给蒋介石传话,表达自己的忠诚,但蒋介石一直没有回应。直到蒋介石不再掌权,刘峙又开始讨好被重用的何应钦,结果竟然又得到了总统府战略顾问的职位。

蒋介石的离职并没有改变国民党的困境,解放军的大军顺利渡过了长江,一路攻无不克。刘峙带着他的三姨太一路向南逃窜。在广州,刘峙仍然试图表明自己的忠诚,希望能重新回到军队,但却无人理睬,连何应钦都说无能为力。在黄埔军校的老地方转了一圈后,刘峙感到复职无望,便带着三姨太去了香港。

在蒋介石于台湾重新上任之际,刘峙曾特意发去贺电,然而蒋介石心中仍有不满,非但没有欢迎刘峙回归,反而因刘峙滞留在香港未归,撤销了他的战略顾问职位,从此刘峙成了普通百姓。

刘峙做了多年的高级军官,但打仗却没打好,钱倒是赚了不少。他不抽不喝不赌,却特别爱钱,善于积攒财富。后来在香港过着悠闲的生活,原本就心态乐观、吃喝不愁的他更是尽情享乐,每天泡在舞厅和酒吧里,尽情挥霍。

刘峙挥霍无度的行为引起了在香港过着困苦生活的旧部们的注意。这些人认为刘峙这些年赚的钱中应该有他们的份,于是联合起来,直接闯入刘峙家中,进行了一场“搜刮”。这次行动让刘峙损失了不少钱财,也让他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不敢继续留在香港。他决定找个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过上隐居的生活。

1950年9月24日,刘峙带着他的三房太太和四个孩子登上了前往南洋的客船。

刘峙刚抵达新加坡下船,立刻遇到了一群劫匪,大部分行李都被抢走了。

刘峙吓得心惊胆战,赶紧和家人再次登船,一路逃到了印度尼西亚。到了印尼的首都雅加达,海关人员看到他衣着光鲜、身材矮胖,认定他是个有钱人,于是狠狠地向他收取了一笔费用。

一位威风凛凛的陆军上将,为了活下去,也只能低头忍受。

折腾了几番之后,刘峙的大部分财产也被洗劫一空。在雅加达,为了养活一家六口,他不得不考虑找份工作。他用剩下的不多的钱做本钱,尝试做起生意。但刘峙虽然过去擅长敛财,做起生意来却是个新手。一个快六十岁的人重新学习,确实不容易。很快,由于接连亏损和受骗,他的本钱也花光了。

因为没有办法,刘峙一家从雅加达的高档旅馆搬了出来。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降低标准,最后搬到了西爪哇岛的茂物。那里不仅房子便宜,物价也低了不少。尽管这样,一家人还是面临生计的困难。三姨太,平时过着优越的生活,不得不放下身段,靠她北京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在当地的一所华人小学找了一个教员的工作,来养家糊口。

曾经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刘峙,现在也得靠三姨太来养活了。

三姨太在当地的文化水平很高,教学很受欢迎。她很快从代课老师变成了正式职员,不仅解决了家里的吃饭问题,还让印尼政府把他们的居留期从两个月延长到了两年。

在一段平静的日子里,三姨太忽然接到家人紧急来电,说是有要紧事让她立刻前往香港。三姨太舍不得放弃好不容易得到的小学教师工作,便与校长商量,希望她丈夫能在她离开期间代她上课。校长不想失去这位优秀的教师,便欣然同意,安排刘峙代课教汉语和地理。

刘峙小时候上过一些私塾,国文底子还算可以。他又在军校里学习了好多年,还曾在黄埔军校当过地理老师,所以教地理对他来说很简单。

刘峙本来就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上了几节课后,竟然成了学生们的大喜欢。

学校又给他加了几门课,等到三姨太回来后,校方也不舍得放刘峙走,于是夫妻俩都成了这所学校的老师。

从前指挥大军的将军,如今却在外国成了孩子们的老师,这样的转变难免让人感叹。不过,刘峙心态很好,也乐于享受这种平静的生活。但后来,他却被一件小事激怒了。一天,他在印尼的一份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署名是“刘峙”,却在骂国民党,而那篇文章并不是他写的。

刘峙害怕这个消息传到台湾,如果蒋介石相信了,军统的特务可能会来暗杀他。

他一气之下给报社写信澄清事实,这立刻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淮海战役之后,刘峙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有人说他是被蒋介石关了起来,也有人说他在解放前投靠了共产党,还有人说他在香港过着悠闲的生活。但谁也没想到,这位曾经的“国军”上将,竟然变成了一个小学老师。

刘峙的身份被揭露后,印尼政府非常紧张。当时,印尼已经和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得知蒋介石手下的一位上将出现在印尼,国家的安全部门迅速找刘峙谈话,要求他不要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刘峙和他的妻子所在的学校也发现了机会,他们计划给刘峙举办一个61岁的生日庆典,并借此机会筹款,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失踪已久的“福将”刘峙突然出现在印尼,还闹出不少笑话,这让蒋介石注意到了。老蒋担心刘峙再搞出什么让国民党和自己难堪的事情,更怕他会被共产党拉回大陆,于是赶紧让人给他送信,催他“快点回台湾,别在外面丢人了。”

刘峙收到信后特别高兴,赶紧给蒋介石写信认错并表示忠诚。得到蒋介石的正式答应后,他马上收拾东西,带着家人,拿着蒋介石给的入台证和路费,飞去了台湾。刘峙在台北机场落地时已经是1953年11月,他在南洋岛国已经漂泊了三年多。

一到台湾,刘峙赶紧去找蒋介石,还没开口就被一顿训斥。但因为在蒋介石身边待了很久,刘峙早就习惯了当个听话的下属,不管蒋介石骂多久,骂什么,他都只是点头答应。等到蒋介石骂累了,刘峙才小心翼翼地离开房间,他知道,过去那些旧账,很快就要算了。

刘峙果然很快收到了“总统府国策顾问”的聘书,虽然只是一个虚职,但也足以让他们的生活无忧。他在台湾过着平静的生活,有空就写写回忆录,直到终老。

简明历史人物介绍

http://jajdj.com/chanpinzhanshi/152743.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