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非当司机,老板别墅积水我挖了条水道,第二天探测小组都来了

在南非的烈日下,张伟强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司机,每天擦车、接送,过着单调却稳定的生活。

一次突如其来的暴雨,让他随手挖了一条排水沟,只为保护雇主家的院子。

没想到,这条不起眼的小沟,竟掀起了惊天波澜,引来了富豪、专家和媒体的蜂拥而至。

从工厂工人到异国司机,张伟强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改变命运的“关键人物”。

他的平凡一锹,究竟挖出了什么秘密,让整个南非为之震动?

01

张伟强来到南非已经三年多了。三年前,他在国内一个小县城的工厂里打工,工资少得可怜,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老婆在家照顾孩子,母亲身体不好需要常年吃药,家里的开销全靠他一个人撑着,压力大得喘不过气。

“伟强,要不你试试去国外闯闯?我听说南非那边工资挺高的。”妻子小芳在电话里给他出了主意。

张伟强其实早就动过出国的念头,但对他来说,国外总觉得遥不可及,直到村里的老朋友刘强回国探亲。

“伟强,别在这儿熬了,跟我去南非吧!”刘强拍着他的肩膀,热情地说,“我在那边认识个老板,正好缺个司机。”

“工资能有多少?”张伟强有些心动地问。

“一个月至少一万八人民币,还包吃包住。你在这儿累死累活一年能攒下啥?”刘强说得直白。

张伟强算了笔账,工厂里一个月才挣四千块,扣掉日常开销,年底几乎剩不下钱。

“那边语言怎么办?我英语可不咋地。”他有些担心。

“会点英语就够了,慢慢学呗。那些有钱人基本上都会说英语。”刘强拍拍胸脯,给他吃定心丸。

就这样,张伟强办好了护照,登上了飞往南非的飞机。

刚到南非,张伟强就被这座城市的奢华震撼了:高耸的豪宅、宽敞的街道,还有满大街跑的豪车,处处透着财富的气息。

刘强介绍的雇主名叫艾哈迈德,四十出头,是个本地商人,经营着好几家生意,家里有三辆车:一辆宾利、一辆法拉利,还有一辆路虎。

“张,你的工作就是负责接送我和家人。”艾哈迈德用磕磕绊绊的中文跟他交流,“我学了点中文,咱们慢慢磨合。”

张伟强住在艾哈迈德家给佣人准备的小房间里,虽然面积不大,但设备齐全,比他在国内的房子强多了。

“在这儿得守规矩。”刘强临走前特意叮嘱他,“别多管闲事,别乱碰主人家的东西,踏实开车就行。”

02

张伟强很快就适应了南非的生活。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先把车擦得一尘不染,然后等着艾哈迈德的安排。

艾哈迈德的妻子萨拉是个性格温和的女人,经常要去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或者逛高档商场。

他们有两个孩子,十一岁的儿子哈立德和九岁的女儿莱拉,都在南非的国际学校读书。

“张叔叔,你的家在哪儿啊?”哈立德总是好奇地问他。

“在中国的南方,离这儿可远了。”张伟强总是耐心地回答。

“那你想家吗?”哈立德歪着脑袋追问。

“想啊,不过叔叔得在这儿好好工作,赚钱养家。”张伟强笑笑,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

艾哈迈德一家对张伟强挺好,工资从不拖欠,逢年过节还会给他发点额外的奖金。

“张,你是个好司机。”艾哈迈德经常夸他,“你做事认真,为人老实,我很放心。”

张伟强确实很用心。除了开车,他还经常帮点小忙,比如搬搬重物、修修家里的小电器,或者打扫一下院子。

“你不用干这些的。”萨拉有时候会劝他。

“没事,举手之劳而已。”张伟强总是笑着摆摆手。

这三年来,张伟强每个月都按时往家里寄钱。妻子小芳在电话里说,家里的债务已经还得差不多了,孩子的学费也不用发愁了,母亲的病情也稳定了不少。

“伟强,你辛苦了。”小芳在视频通话里眼眶红红的,声音有些哽咽。

“不辛苦,这儿的生活挺好的,艾哈迈德一家人都对我不错。”张伟强安慰她。

“你啥时候能回来啊?”小芳问。

“再干两年吧,多攒点钱,回去咱们开个小店,日子会更好。”张伟强憧憬地说。

03

那天晚上的暴雨来得太突然了。南非虽然气候干燥,但偶尔也会下大雨,而且一下就是倾盆大雨。

张伟强正在房间里刷手机,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哗哗的水声。他起身往窗外一看,院子里已经积了一大片水。

“这雨也太大了吧。”他嘀咕着,皱起了眉头。

雨越下越大,院子里的水越积越深。张伟强看着主人家精心养护的花草都被泡在水里,心里有点着急。

“算了,等雨小点再说吧。”他想着,回到床上继续刷手机。

可雨一直下到半夜都没停,积水眼看着就要漫进屋子里了。张伟强再也坐不住,套上雨衣,跑到院子里查看情况。

院子很大,四周有高墙围着,排水系统似乎出了问题,雨水积在院子里排不出去。

“这样下去可不行,房子都要被淹了。”张伟强在雨中转了一圈,发现院子角落有个排水口,但被落叶和杂物堵住了。

他找来工具,先把排水口清理干净,可积水还是排不出去。张伟强观察了一下地形,发现如果从院子中间挖一条小沟,引到排水口,水就能顺畅流走了。

“反正也没事干,干就干吧。”他拿来铁锹,冒着大雨开始挖沟。

沟不用挖太深,半米宽,三十厘米深就够了。张伟强干活很仔细,还特意绕开了花坛和树木。

忙活了两个多小时,一条二十米长的小水沟终于挖好了。积水顺着沟流向排水口,院子里的水位慢慢下降。

“总算搞定了。”张伟强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房间洗澡休息。

第二天早上,雨停了,阳光洒满院子。张伟强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院子里看看情况。积水已经完全排干,草坪虽然有点湿,但没啥大碍。

“还好,花草都没事。”他松了一口气。

那条小水沟在晨光下格外显眼,虽然看起来简陋,但实用得很。

“等艾哈迈德起来了,我得跟他说一声,看看要不要把沟填回去。”张伟强心里盘算着。

04

艾哈迈德那天起得比平时早。他走进院子,看到昨晚的积水全没了,只剩下一条明显的水沟痕迹。

“张!”他扯着嗓子喊道。

张伟强听到喊声,赶紧跑了出来。

“你昨晚挖了这条沟?”艾哈迈德指着地上的水沟问。

“是的,昨晚积水太多了,我怕淹到房子,就挖了条排水沟。”张伟强有点忐忑,“如果您觉得不好,我马上把它填回去。”

艾哈迈德蹲下来,仔细端详着这条水沟。张伟强担心他不高兴,连忙解释:“我保证没伤到您的花草,沟的路线我都算好了。”

“不不不,张,这没问题。”艾哈迈德站起身,表情有些古怪,“你确定这条沟是你一个人挖的?”

“当然啊,就我一个人,挖了大概两个小时。”张伟强老实回答。

“你挖的时候有没有挖到什么特别的东西?”艾哈迈德追问。

“特别的东西?”张伟强想了想,“没有啊,就是普通的土,挖起来还挺轻松的。”

艾哈迈德又看了看水沟,然后转身回了屋子。张伟强以为这事就算完了,没想到半个小时后,门铃开始响个不停。

第一个来的是邻居卡马尔。

“艾哈迈德,我听说你家院子里有什么大发现?”卡马尔一进门就直奔主题,语气里带着好奇。

“啥发现?就是我的司机挖了条排水沟。”艾哈迈德故作轻松地回答。

“我能去看看吗?”卡马尔迫不及待地问。

“当然可以,随便看。”艾哈迈德摊了摊手。

卡马尔看到水沟后,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匆匆忙忙地走了。

没过多久,又来了个人,是住在街对面的富商穆罕默德。

“艾哈迈德老兄,我听卡马尔说你家有个稀奇的发现?”穆罕默德笑呵呵地问道。

“没啥稀奇的,就是一条排水沟。”艾哈迈德还是那句话。

穆罕默德非要看看那条沟。看完后,他跟卡马尔一样,拍了照,然后急匆匆地离开了。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陆陆续续来了十几个访客,都是附近的富豪和商人,每个人都非要看看那条水沟,看完后都一脸兴奋。

张伟强完全摸不着头脑。

“艾哈迈德先生,我是不是做错啥了?”他忍不住问。

“没有,张,你没做错啥。”艾哈迈德的声音有点发颤,“你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干了啥大事。”

05

到了下午,来的访客更多了,不仅有当地的富豪,还有一些看起来像专业人士的外国人。

一个穿着笔挺西装的白人男子走向张伟强。

“请问您就是挖这条沟的人吗?”他用流利的英语问道。

“是的,先生。”张伟强用简单的英语回答。

“我叫詹姆斯,是南非地质勘探公司的工程师,能问您几个问题吗?”男子礼貌地说。

“当然可以。”张伟强点点头。

“您挖这条沟花了多长时间?”詹姆斯问道。

“大概两个小时吧。”张伟强回忆着。

“您用的是什么工具?”詹姆斯继续问。

“就是普通的铁锹,没啥特别的。”张伟强老实回答。

“挖的时候,土质感觉怎么样?”詹姆斯追问。

“挺软的,挖起来不费劲。”张伟强如实说。

詹姆斯记下他的回答,然后蹲在水沟边,用专业设备检测土壤。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詹姆斯对艾哈迈德说,“这个位置的土质确实很特别。”

“啥意思?”艾哈迈德急忙问。

“我需要进一步检测才能确认,但初步来看……”詹姆斯欲言又止,表情复杂。

这时,又来了一群人,领头的是一位穿着传统服饰的老人,看起来很有威严。

“哈桑长老。”艾哈迈德赶紧起身,恭敬地打招呼。

“艾哈迈德,我听说你家有了不寻常的发现?”老人声音低沉,透着威严。

“是的,我的司机昨晚挖了条排水沟。”艾哈迈德回答。

哈桑长老走到水沟边,仔细观察了半天,然后招手叫来几个随从,低声说了几句。

“艾哈迈德,这事很重要。”哈桑长老严肃地说,“我建议你马上联系政府相关部门。”

“政府部门?为啥?”艾哈迈德愣住了。

“因为这可能涉及到……”哈桑长老看了看周围的人群,“我们私下说。”

此时的张伟强完全懵了。他搞不懂自己随手挖的一条排水沟为啥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艾哈迈德先生,到底咋回事啊?”他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艾哈迈德把他拉到一边,低声说:“张,我也不确定,但……你挖的这条沟可能不简单。”

“不简单?啥意思?”张伟强一头雾水。

“在南非,有些地方是有特殊意义的。”艾哈迈德犹豫了一下,“我们家这块地,据说历史很悠久。”

“历史?”张伟强更糊涂了。

“是的,具体我也不清楚。现在这么多专家都来了,等他们检测完就明白了。”艾哈迈德解释道。

傍晚时分,院子里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当地的富豪,还有政府官员、考古学家、地质学家,甚至连记者都来了。

张伟强看着这阵仗,越来越紧张。他赶紧给妻子小芳打了个电话。

“小芳,我这边出了点状况。”他声音里带着不安。

“啥状况?你没事吧?”小芳在电话那头急得不行。

“我没事,就是……昨晚我挖了条排水沟,今天来了好多人,都在研究这条沟。”张伟强无奈地说。

“挖条沟而已,有啥好研究的?”小芳不解。

“我也不知道,可能是这儿的土有啥特别的吧。”张伟强自己也迷糊。

“你可别乱说话,别惹麻烦啊。”小芳叮嘱道。

“我知道,你放心。”张伟强安慰她。

挂了电话,张伟强心里的不安更重了。他看着自己挖的那条小水沟,怎么也想不到它会掀起这么大的风波。

夜幕降临,院子里的人还是没散,反而来了更多专业设备和工作人员。大型勘探机器开进了院子,照明设备把整个院子照得亮如白昼。

艾哈迈德走到张伟强身边,神色复杂地说:“张,明天可能会有很多记者来采访你。”

“采访我?”张伟强吓了一跳,“为啥?”

“因为你可能……干了件很不寻常的事。”艾哈迈德语气沉重。

“我就是挖了条沟啊!”张伟强急了。

“对,但你挖的这个位置,可能很特别。”艾哈迈德深吸一口气,“等明天专家的报告出来,一切就清楚了。”

张伟强看着院子里忙碌的专家们,心里五味杂陈。他从没想过,自己随手干的活儿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06

第二天早上,院子里的人比昨天还多,不仅有本地媒体,连国际媒体都来了。张伟强透过窗户看到外面密密麻麻的人群,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张,你准备好了吗?”艾哈迈德敲门进来。

“准备啥?”张伟强一脸茫然。

“等会儿会有记者采访你,问问你挖沟的经过。”艾哈迈德解释道。

“我能不能不接受采访?”张伟强有点怯场。

“恐怕不行,现在整个南非都在关注这件事。”艾哈迈德苦笑着说,“连政府都派人来了。”

果然,上午十点,一位政府官员来到现场。他是文化遗产部的副部长哈利德。

“艾哈迈德先生,我们需要了解详细情况。”哈利德开门见山地说。

“没问题,这位是我的司机张伟强,水沟就是他挖的。”艾哈迈德介绍道。

哈利德转向张伟强,用英语说:“张先生,请您详细说说昨晚的情况。”

张伟强老老实实讲了挖沟的经过,从发现积水到决定挖沟,再到选位置和挖沟的方法。

“您在挖沟时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哈利德追问。

“没有,就是普通的土,挖起来挺容易的。”张伟强回答。

“您知道这块地的历史吗?”哈利德又问。

“不知道,我只是个司机。”张伟强摇摇头。

哈利德点了点头,转身走向正在勘探的专家们。

人群越聚越多,连当地电视台的记者都来了。一位地质专家蹲在张伟强挖的小水沟旁,用专业设备反复检测。

十分钟后,专家站起身,手里紧紧攥着检测报告,脸色变得异常严肃。

艾哈迈德紧张地问:“结果咋样?”

专家深吸一口气,看了看在场的所有人,声音颤抖地说:“这……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张伟强心跳得更快了,忍不住追问:“到底咋了?我就是挖了条排水沟啊!”

专家拿着报告的手还在发抖,瞪大了眼睛,完全愣住了。

07

专家的话音刚落,整个院子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手里的那份报告上。

张伟强的心跳得像擂鼓,他完全搞不懂自己挖的一条小水沟为啥会让这么多专家和富豪激动成这样。

“能不能说清楚点?这沟到底有啥问题?”艾哈迈德忍不住催促,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安。

地质专家詹姆斯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说:“这块地的土质显示,这里可能埋藏着一种非常稀有的矿物,初步检测表明是高纯度的锂矿。”

“锂矿?”艾哈迈德瞪大了眼睛,“你是说……电池用的那种锂?”

“没错。”詹姆斯点点头,“而且从土层结构来看,这里的储量可能非常可观,具体情况还得进一步勘探。”

张伟强站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他只知道锂是电池的重要原料,但从没想过自己随手挖的沟会跟这种东西扯上关系。

“张先生,您可能无意中发现了南非近年来最重要的矿藏之一。”詹姆斯转向他,语气里带着敬佩。

张伟强愣住了,他挠挠头:“我就是怕院子被淹才挖的沟,没想那么多。”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低语,记者们开始疯狂拍照,闪光灯晃得张伟强有点睁不开眼。

文化遗产部的副部长哈利德皱着眉头,走过来对艾哈迈德说:“这件事我们需要接管,这块地的所有权和开采权必须经过政府审核。”

艾哈迈德脸色一变:“这可是我的私人土地!”

“确实,但如果确认是重要矿藏,政府有权介入。”哈利德语气严肃,“张先生,您挖沟的具体位置是怎么选的?”

张伟强老实回答:“我就是看哪儿低洼,水容易流过去,就选了那儿,避开了花坛和树,怕弄坏主人家的东西。”

哈利德点点头,记下他的话,然后转身和专家们低声讨论起来。

张伟强看着院子里忙碌的人群,心里五味杂陈,他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完全插不上话。

当天晚上,艾哈迈德把张伟强叫到客厅,表情复杂地说:“张,这件事可能改变你的人生。”

“改变我的人生?”张伟强一头雾水,“我就是个司机,挖条沟而已,咋就改变人生了?”

“如果这块地真有锂矿,你的发现可能会带来一大笔奖励。”艾哈迈德顿了顿,“而且,政府和公司可能会需要你的配合。”

张伟强愣了愣,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从没想过自己会跟什么“重大发现”扯上关系。

“奖励?有多少?”他小心翼翼地问。

“不好说,但肯定不少。”艾哈迈德拍拍他的肩膀,“你先别急,明天会有更多人来找你。”

张伟强回到房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给妻子小芳打了个电话,把今天的事一股脑说了。

“伟强,你是说你挖的沟里可能有矿?还能拿奖励?”小芳在电话那头声音都高了几度。

“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反正现在很多人都在研究那条沟。”张伟强叹了口气,“我有点慌,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你别怕,做事问心无愧就行。”小芳安慰他,“如果真有奖励,咱们家可就翻身了!”

张伟强挂了电话,心里却更乱了,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无意中干了件大事。

08

接下来的几天,艾哈迈德家的院子变成了勘探现场,各种专业设备和工作人员来来往往,热闹得像个工地。

张伟强的工作暂时停了下来,因为院子被封锁,他没法开车接送艾哈迈德一家,只能待在房间里。

他没事就站在窗边,看着专家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既好奇又迷茫。

“张叔叔,你是不是要成大英雄了?”小莱拉跑过来,眨着大眼睛问他。

“啥英雄啊,叔叔就是个司机。”张伟强笑着摸摸她的头,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

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干了三年司机,虽然工资不错,但总觉得生活少了点盼头。

每天重复着擦车、开车、等指令的日子,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多久,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有别的出路。

勘探结果正式出来了,詹姆斯带着一队专家找到艾哈迈德,递上一份厚厚的报告。

“初步确认,这块地下的锂矿储量非常惊人,价值可能高达几十亿兰特。”詹姆斯语气激动,“张先生的排水沟正好挖在矿脉的浅层暴露点。”

艾哈迈德听完,眼睛都亮了:“那这块地怎么办?还是我的吗?”

詹姆斯摇摇头:“矿藏属于国家资源,政府会协商征用,但作为地主,你会得到一笔可观的补偿。”

“那张呢?他可是发现者!”艾哈迈德指着张伟强问。

“张先生将获得一笔发现者奖励,具体金额要等政府和矿业公司商议。”詹姆斯看向张伟强,“恭喜你,你可能要成为南非的新闻人物了。”

张伟强听完,脑子嗡嗡作响,他从没想过自己会跟“亿万财富”扯上关系。

当天晚上,新闻播出了他的故事,标题是《普通司机一锹挖出亿万锂矿》,记者们把艾哈迈德家围得水泄不通。

张伟强被推到镜头前,手足无措地回答记者的问题:“我就是想把水排出去,没想到会这样。”

“您觉得自己是幸运儿吗?”一个女记者追问。

“运气吧……我也不知道咋说。”张伟强挠挠头,憨厚地笑了笑。

新闻播出后,张伟强的名字传遍了南非,甚至连国内的媒体都开始报道他的故事。

小芳在电话里激动得哭了:“伟强,你火了!村里人都说你出息了!”

“我没想出名,就是怕水淹了房子。”张伟强苦笑,“现在我都不知道该干啥了。”

09

几天后,政府和一家大型矿业公司派人找上门,带来了一个让张伟强震惊的消息。

“张先生,根据南非矿业法,您作为发现者有权获得一笔奖励,我们初步估算在5000万兰特左右。”矿业公司的代表说。

张伟强差点没站稳,5000万兰特,换算成人民币将近2000万,这对他来说是天文数字。

“这么多钱?我……我拿了没事吧?”他结结巴巴地问。

“这是法律规定的,您完全有资格。”代表笑着说,“另外,我们希望您能参与后续的勘探宣传,算是给公司的代言。”

张伟强懵懵懂懂地签了协议,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钱够家里用一辈子了。

但与此同时,他也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这笔钱来得太突然,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回到房间,他又给小芳打了电话:“小芳,政府说要给我2000万的奖励,我是不是在做梦?”

“真的?伟强,这可是咱们家的福气啊!”小芳激动得语无伦次,“你赶紧回来,咱们好好规划一下!”

“我还得在这儿配合他们宣传,暂时回不去。”张伟强叹了口气,“但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你怕啥?这是你应得的!”小芳鼓励他,“有了这笔钱,咱们可以干点大事!”

挂了电话,张伟强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

当司机虽然稳定,但日复一日的重复让他感到疲惫,他不想一辈子只做个司机。

“也许是时候换条路走了。”他自言自语,脑海里浮现出小芳说的“干点大事”。

09

接下来的一个月,张伟强的生活彻底变了样,他成了南非家喻户晓的“挖沟英雄”。

矿业公司请他参加了好几场宣传活动,他穿着不习惯的西装,站在台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其实我没啥特别的,就是干活认真点。”他每次演讲都这么说,引来台下观众的掌声和笑声。

但私下里,他越来越觉得空虚,这笔意外之财虽然改变了他的生活,却没给他带来真正的满足感。

一天晚上,艾哈迈德请他吃饭,席间聊起了未来的打算。

“张,你现在有钱了,打算干啥?”艾哈迈德笑着问。

“我也不知道。”张伟强老实回答,“我干了三年司机,别的也不会,脑子挺乱的。”

“你有没有想过做点自己的生意?”艾哈迈德建议,“南非机会多,你又有了资本,可以试试。”

“做生意?我没经验,怕亏了。”张伟强有些犹豫。

“怕啥?你连锂矿都能挖出来,还有啥干不了的?”艾哈迈德哈哈大笑,“我可以帮你出主意。”

那天晚上,艾哈迈德给他讲了很多南非的商机,尤其是新能源行业的潜力,因为锂矿的发现,南非的电池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张伟强听完,脑子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自己无意中发现了锂矿,何不试试跟新能源相关的生意?

回到房间,他开始上网查资料,了解电池供应链、电动车市场和南非本地的创业环境。

他发现南非的电动车市场虽然还在起步,但潜力巨大,尤其是政府正在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

“我一个司机,能干这个吗?”他有些没底,但又觉得不试试不甘心。

10

张伟强决定回国一趟,和小芳好好商量未来的路。

回到老家,他发现村里人都把他当成了传奇人物,邻居们围着他问东问西,他却只想安安静静地规划未来。

“小芳,我想在南非做点新能源的生意,比如开个小型电池配件厂。”他把想法告诉妻子。

“电池配件?这行你懂吗?”小芳有点担心。

“不懂可以学啊。”张伟强语气坚定,“我问过了,南非那边新能源产业缺人,我有钱,又有发现锂矿的名气,起步应该不难。”

小芳沉默了一会儿,说:“那我支持你,但你得找个靠谱的合伙人,咱俩都没做过生意。”

张伟强点点头,决定回南非后找艾哈迈德帮忙,毕竟他在当地有不少人脉。

回到南非,他找到艾哈迈德,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我想开一家小型公司,做电池供应链的配件,比如电池外壳或者连接件。”

“不错的想法!”艾哈迈德眼睛一亮,“我认识几个新能源行业的朋友,可以介绍给你。”

在艾哈迈德的牵线下,张伟强认识了一位叫穆萨的工程师,专门研究电池技术。

“张先生,我听过你的故事,你有眼光。”穆萨笑着说,“电池配件市场现在很缺本地供应商,你入行正是时候。”

穆萨帮张伟强制定了详细的商业计划,包括工厂选址、设备采购和市场定位。

张伟强拿出自己的奖励金,租了一间小型厂房,购置了基础设备,正式注册了一家名叫“伟强新能源”的公司。

11

创业的过程并不顺利,张伟强完全是个门外汉,初期遇到了不少麻烦,比如设备调试不顺、工人管理混乱。

但他没有退缩,每天跟着穆萨学习技术,晚上研究市场动态,周末跑客户谈合作。

“张老板,你学得很快。”穆萨夸他,“你这股认真劲,比很多专业人士都强。”

“没办法,钱都投进去了,不拼不行。”张伟强笑着说,但心里却充满了干劲。

半年后,伟强新能源的第一批电池外壳成功出厂,质量过硬,价格比进口产品低,很快被一家电动车公司看中,签下了长期订单。

张伟强的公司渐渐站稳了脚跟,他开始招聘更多员工,还请了专业团队来优化生产流程。

“张,你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老板了!”艾哈迈德来厂房参观时,笑着打趣他。

“哪算啥老板,还在学呢。”张伟强谦虚地说,但眼里的自信藏不住。

12

两年后,伟强新能源已经成为南非电池配件行业的知名企业,产品不仅供应本地,还出口到邻近国家。

张伟强把小芳和孩子接到了南非,一家人在约翰内斯堡买了新房子,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

他还资助了村里的学校,建了个图书馆,村里人提起他,都竖大拇指:“张伟强真是咱们的骄傲!”

一天晚上,张伟强站在厂房外,看着忙碌的生产线,心里感慨万千。

从一个普通司机到发现锂矿,再到成为新能源行业的创业者,他从没想过自己能走这么远。

“如果当初没挖那条沟,我可能还在开别人的车。”他自嘲地笑了笑。

但他知道,真正改变他命运的,不是那条沟,而是他抓住了机会,勇敢迈出了转型的第一步。

新闻媒体再次找到他,想拍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标题是《从司机到新能源大亨》。

张伟强婉拒了采访,他只对记者说了一句话:“我就是个普通人,努力了,运气就来了。”

夜幕降临,厂房的灯光亮起,张伟强看着远处的城市天际线,觉得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http://jajdj.com/chanpinzhanshi/160655.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