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任务临近截止日期,星舰难追赶,NASA局长挤压马斯克一角
中国的载人登月项目步伐挺牢靠,今年已经顺利完成了长征10号火箭的第二次系留点火试验、“揽月”月面着陆器的着陆和起飞联合检测,以及“梦舟”载人飞船的零高度逃逸试飞等重要的系统验证。
中国一切挺顺利,搞得美国航天圈的人都有点慌了。
他们怕中国会在这轮载人登月比赛中超越美国,哪怕Space X公司不久前搞定了二代星舰的最后一次试飞,还获得了成功,也丝毫不能让美国航天圈里一些人放松点。
原因的核心在于,NASA当年那些“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太喜欢搞大场面了,整个流程搞得挺复杂,还非常依赖SpaceX的“星舰”登月着陆器,而且压根儿没准备其他备用方案来万一出点差错。
现在“星舰”还在一波波地试飞中,可能赶不上原定的2028年载人登月时间表,要知道特朗普那会儿的任期在2029年1月就要完了,他拼死希望美国能在他任内实现载人登月。
载人登月这事儿,政治影响力可不小,赢了这场登月比拼的国家,基本上还能在国际舞台上继续当个技术大国的头牌人物。
这可不只是维护美国霸权面子的事儿啊,许多美国政客都觉得,谁能第一个登上月球,谁就能在火星、月球以及其他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基础建设上当话语权制定规则,一旦丧失了这种领导地位,未来几十年都可能带来不好的后果。
所以他们绝对忍不了在登月这块儿落后于中国。
几天前,美国航天局临时负责人肖恩·达菲公开说,由于SpaceX开发的“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任务用着陆器进展缓慢,NASA打算重新开启着陆器的研发合同,让其他美国公司也能来参加竞标。
一些美国航天圈的老资格人士在媒体上也在呼吁,咱们得准备个“B方案”,否则想先登上月球可就难了。
像沃尔特·福尔科纳这样的人,他在洛马公司干了二十多年,还在美国不少航空航天相关的科研单位和咨询机构担任要职,这位“登月宣传员”就在《太空新闻》网站上发表文章,为美国赢得这次登月竞赛出点子。
沃尔特•福尔科纳觉得,美国空军和NASA以前在很多高风险的重大项目上,都采用过“二选一”的策略,安排两支团队同时进行研发,通过你追我赶、互相备份的办法,确保项目能按时搞定。但是这次在登月着陆器上,没有留备用方案,就显得不太聪明了。
福尔科纳建议赶紧把登月着陆器的研发合同重新放开,让蓝色起源、洛克希德•马丁以及洛克达因等公司一起竞标。
采用成熟的技术,研发一款能与猎户座飞船完全匹配、顺利对接的双人月球着陆器,像上世纪美苏登月竞赛时的那种登月器一样,确保两名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短暂停留大约24到48小时。
这样一来,预估到2029年前,美国就能推出一款完整的双人着陆器,还能在2030年前搞定至少两次月球上的登陆任务。
第一次探测任务,打算回到经过验证的月球赤道区域,而第二次任务则会挑选风险更高点的月球南极附近。
福尔科纳的安排比目前的“阿耳忒弥斯3”计划要稳妥得多,感觉也更靠谱一些。
“阿耳忒弥斯3”这次搞砸了,取消了月球门户空间站的安排,宇航员们得坐“猎户座”飞船,由SLS火箭一发射就上环月轨道,但要登月的话可就不行了,因为猎户座没配着陆器。
着陆器是由SpaceX公司打造的登月版本星舰,大小跟普通的星舰差不多大。登月用的星舰飞船发射到地球低轨之后,也不是马上就冲月球而去,而是得发几艘星舰飞船出来,先在低轨加满燃料,等燃料足够了,登月星舰才能驶向环月轨道。
登月星舰在环月轨道跟搭载两名宇航员的“猎户座”飞船对接好之后,宇航员再转到登月星舰上,到月球表面着陆;回程也是倒过来操作,宇航员在环月轨道上换到“猎户座”飞船,然后直接返回地球。
这套操作流程的开发风险挺大,难度不小。
目前还没法说SpaceX啥时候能造出来可靠性提升到能搭载人的登月星舰飞船。
像那种庞大的航天器在低地球轨道上加油的技术,现阶段还没有任何先例,咱们也还没有试验过。
要让重心偏高的登月星舰飞船垂直着陆在完全没有勘察过的月球表面,这事儿到底行不行,咱们也没法说准。
带着这些疑问不已,却还得在几年之内搞定载人登月,怪不得美国航天界和政界里不少人都坐不住,心里嘀咕个不停。
我觉得吧,就算NASA又开始搞月球着陆器的研发,恐怕四年之内也不太可能搞出个成熟的成品来。
蓝色起源的研发实力有点跟不上,短时间里要搞出靠谱的月球着陆方案估计挺困难。至于洛克希德•马丁的方案呢,费用挺高,要是NASA不开个两三百亿美元的绿灯,他们也不会那么积极。
要是NASA的预算宽裕点,洛克希德•马丁挺可能成为备选的B方案首选,但眼下美国政府和国会还想着压缩开支呢!哪有那么多钱投入到新的登月计划里?
要是美国抓不住2028年的登月时间点,不只意味着特朗普在这届任期内恐怕看不到那个场景,还很可能会眼睁睁地看到中国后来居上,顺利搞定这轮载人登月的比拼。
http://jajdj.com/yiangtiyujieshao/7670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