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学校食堂推出的5元穷鬼套餐,火遍了全网,却让我被校领导约谈,说套餐拉低了学校档次,我没闹,直接让全食堂停业,校领导们慌了

我承包高校食堂已经三年了。

今年开学,我特地设立了一个专为经济困难学生准备的五元套餐窗口:三款素菜任你选,米饭还可以无限续添。

窗口上方,一块鲜红的手写标语赫然醒目——“让每个孩子都能吃饱饭,安心读书”。

那个星期三的早晨,餐厅开门前,我按惯例逐一巡视各个窗口。

走到素菜窗口时,恰巧听到一名女生拿着餐盘,语气大得让旁人都听见:“五块钱能吃出什么花样?

肯定是些剩菜边角料,简直拉低咱们学校的档次。”

我看了看她,衣着光鲜,脚上穿着不便宜的名牌鞋,脸蛋清纯稚嫩,估计是新来的大一新生。

正当我想要开口解释,旁边一个常来这里打饭的大二男生李阳率先说道:“学妹,这个窗口是给有需要的人准备的,要是不满意,可以去别处看看。”

他话音温和,手中的餐盘只盛了一碗米饭,浇着食堂免费提供的菜汤。

李阳家境清寒,这个窗口成了他度过每月难关的依靠。

“这么便宜的饭菜,用的油和食材能靠谱吗?吃出问题谁担责?”

赵蕾轻蔑地撇撇嘴。

她的话一出,围观的几个常客顿时沉默,甚至有位女生偷偷把刚拿起的餐盘又放了回去。

我皱了皱眉,严肃地对她说:“同学,如果你不打算购买,请不要影响其他人就餐。”

同时,我郑重地保证:“我们这里的菜绝对新鲜,每一份都是当天采购、用心烹制,绝无半点过期变质。”

赵蕾斜眼看了我一眼,冷哼一声,转身离开。

没想到到了中午,她竟然又回到素菜窗口,默默排队买了份五元套餐。

我亲自给她舀了一大勺麻婆豆腐,又补了一份番茄炒蛋。

她刚尝了一口,便怒气冲冲地将餐盘砸到柜台上。

“这豆腐一股酸臭味,肯定坏了!果然便宜无好货!”

我尝了尝保温桶里的豆腐,鲜嫩滑爽,温度适中,心里满是无奈。

我解释道:“这些豆腐都是今早现买现做的,我亲自把关。”

“不用你狡辩!”

她掏出手机,对着餐盘猛拍:“我这就发到校园论坛,让大家看看食堂怎么黑心坑害学生!”

无可奈何,我也懒得争辩。

每天无数学生从这里打饭吃饭,从未发生过食品安全问题。

我以为事情就此结束,却没想到,当天晚上,校后勤张处长的电话打了过来。

“王姐,那个五元窗口到底怎么回事?

论坛上全是说食堂用劣质变质食材,严重损害学校声誉!

明早来我办公室一趟!”

我匆忙打开论坛,头条热帖刺眼醒目:《食堂五元套餐疑现变质食材,究竟是爱心善举,还是藏有黑幕?》

帖子里,赵蕾刻意隐去了米饭可续添和全素窗口的说明,只放了几张模糊的餐盘特写照片。

一时间,风波骤起,令我心痛又无奈。

评论区已经炸开了锅。

“无良商家,赶紧滚出校园!

难道你们把我们学生当成猪来喂吗?”

“五块钱的饭,在现在还能买到什么?

用的肯定是地沟油和烂菜叶!”

“强烈呼吁,彻查食堂承包商的资质,这种人根本不配在高校服务!”

“听说那个老板靠关系进来的,现在真面目终于暴露出来了吧?”

我放下手机,从抽屉里翻出当天的采购清单。

每一样蔬菜,都是凌晨四点准时从正规批发市场采购,账目清清楚楚,源头可查。

成本核算表上写得明明白白,每卖出一份五元套餐,食堂就得倒贴一块二毛。

我在高校餐饮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年,从最底层的切配工一路做到厨师长,三年前才承包下这个食堂。

没想到,有朝一日,我辛苦积累的善意反倒成了网上舆论的焦点。

第二天开饭时,学生们排着长队,但我明显看到,今天来的人比平时少了不少。

赵蕾得瑟地走到打饭的窗口,轻敲玻璃:“王老板,你看到昨天论坛的帖子了吗?”

我握紧了手中的菜勺,目光波澜不惊:“你打算怎么办?”

她骄傲地举起手机:“提高套餐质量,这可不只是我一个人的要求,而是大家的共同声音。”

“我们交了那么高的学费,却只能吃到五块钱的廉价饭菜,这简直拖了整个学校的后腿。”

“既然你承包了食堂,就必须负起全部责任!”

“而且,你还要为长期让我们吃这些劣质饭菜赔偿每一位同学!”

负责采购的老张忍不住插话:“同学,五块钱的套餐,我们根本都不够成本,每天都在亏钱!”

赵蕾理直气壮地说:“我早就打听过了,你们承包整个食堂,一年利润轻松几十万。”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难道为未来栋梁花点钱不应该吗?”

“要不是我们这些学生每年交了那么多学费,学校哪来的钱把食堂承包给你们?”

我感到一阵怒火冲上脑门,“同学,你有没有想过,还有许多贫困的学生根本买不起饭,这个窗口又不是专门给你一个人准备的!”

“那我不管。”

赵蕾亮起手机屏幕,论坛页面上的回帖像锋利的刺刀一样扎人。

“王老板,网友们对这种欺压学生的行为看不下去了,别小觑网络舆论的威力。”

我早已经体会过网络暴力的可怕。

从昨天傍晚开始,住址和电话被暴露出来,接二连三地被骚扰电话和辱骂私信攻陷。

“黑心商家,连学生的钱都敢坑,赚这种昧良心的钱,怕不怕遭报应?”

“五块钱的饭你都敢卖?用的还是猪食吧!”

“已经举报你了,等着从校园滚出去吧!”

更让我心凉的是,我从赵蕾的手机屏幕上瞥见了几个熟悉的名字,竟然都是常来食堂吃饭的学生,他们在论坛里发帖支持她的言论。

我真心实意地为困难学生考虑,换来的却是无尽的索求和攻击,我被无数指责和辱骂推上了网络风口浪尖,承受着比想象中更沉重的压力。

连王处长都亲自给我打来了电话:“王老板,我们经过商量,决定给你一天的准备时间。

从明天开始,推出五十元的‘精品营养套餐’。”

我愣了半天,忍不住问:“五十元?您确定听没错?”

他重申:“五十块。

价格高,自然得用最好最精的材料。

别再让人说你用地沟油、烂菜叶了。

而且,”他压低声音,语气意味深长,“这高出的部分,你得给学校分成,算是支持学校建设。

王老板,你这是在为教育事业出力呢。”

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几乎站不稳。

老张急忙扶住我:“王姐,这帮人真是吃饭不忘砸碗的白眼狼,我们干脆直接关掉这个窗口算了!”

我深吸一口气,咬紧牙关:“要是现在关了窗口,不正好让他们得逞?

学校论坛上,怕是会被骂得狗血喷头,说咱们有鬼做贼心虚。”

“那怎么办?真要向他们低头吗?”

老张焦急地问。

我摇头:“即便我们贴钱升级套餐,他们也不会知足,只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我想起三年前刚接手食堂时,看到那些经济拮据的学生,只打白米饭、免费供应菜汤时,那份心酸和无奈。

正是那个场景,让我决心开设爱心窗口。

学生们真诚的感激,悄悄贴在窗口的感谢字条,都让我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可是没想到,这份善意,居然成了被某些人肆意敲诈的软肋。

我对老张说:“他们既然选择用网络暴力,那我也就用同样的手段去回击。”

我果断在食堂公告栏贴出通知:即日起,五元爱心窗口暂停营业,开展彻底整顿。

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了校园。

论坛上,赵蕾兴奋得连发了好几个庆祝表情包:“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的权益,只有自己争取!”

下面一片点赞与支持,留言如潮。

看着屏幕上那些热烈欢呼,我心底冷笑一声,直接关闭了论坛页面。

这时手机振动,是对面高校学生会会长发来的消息:“王阿姨,我们全校师生力挺您!

校长刚刚亲口承诺,只要您愿意过去,立刻给您最好的档口,免租三年!”

紧接着,他发来一条论坛链接。

我点开,是对面高校的校园论坛,置顶帖的大标题赫然写着:“欢迎良心食堂老板王阿姨入驻我校!

这才是高校应有的格局!”

帖子下面,全是感人至深的留言:

“王阿姨的五元套餐是贫困生的福音,我们由衷敬佩!”

“我们学校,就缺这样靠谱的良心商家!”

“饭卡准备好了,就等王阿姨开张!”

看着这些满溢温情的字句,我眼眶湿润了。

那天下午,我召开了食堂全体员工会议。

赵蕾见我出现,得意洋洋地掏出手机开始直播:“大家看好了!

维权成功!

食堂老板今天要给我们一个交代!”

直播间的弹幕瞬间爆炸:

“太牛了!学生权益要靠自己争取!”

“早该这样了!五块钱套餐根本是耍我们!”

“支持赵同学!学生不是吃素的!”

学生与食堂黑心商家的对抗,瞬间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直播间里涌入了成千上万的大学生,人数飞速攀升,短短数分钟便突破了十万大关。

被无数双充满期待和好奇的眼睛紧紧盯着,我缓缓走向食堂中央。

眼神平静地扫过一道道自信又兴奋的面孔,我深深地向众人鞠了一躬,说道:

“对不起。”

“因为我的疏忽,给大家带来了不满意的用餐体验。”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

学生们彼此拥抱,仿佛打赢了一场正义的战役。

赵蕾举起直播镜头,对着满屏弹幕的祝贺,以得意的胜利者姿态说道:

“希望王老板好好反思,不要再用那些廉价套餐糊弄我们了!”

她身边一个男生乘机大声吆喝:

“既然王老板已经承认错误,何不趁机讨论一下全面降价的事?”

“以现在食堂的利润空间,其他窗口的菜价也该大幅下调!”

我认出那男孩——李强。

上个月他因为月底囊中羞涩,几乎天天光顾我五元窗口。

看他个子高大却总吃素,有时我还偷偷多给他加个鸡腿。

没想到,他居然是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他的发言立刻激起众人响应:

“说得好!”

“认错就要认真认错!”

“我们学生的钱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食堂应该惠及所有人!”

“如果没有诚意,我们会继续向学校投诉!”

看着这群愤愤不平的学生,我面不改色,淡淡点头应道:

“你们说得没错。”

“认错,确实该有认错的态度。”

然后我提议,

“接下来,请到场的同学们,还有直播间里的朋友们,看看我准备的东西。”

我示意老李掀开了窗口装修的挡布。

众人看到贴在窗口上的公告,现场突然鸦雀无声。

赵蕾第一个惊呼:

“这……这怎么可能?”

只见公告上赫然写着:

“自即日起,本校第一食堂正式停止营业。”

落款是我的名字和日期。

听到这个消息,全场轰然大响:

“什么意思?

整个食堂关了?”

“不是只关五元窗口吗?

怎么全关了?”

“这不只是五元窗口,这食堂所有档口都是我承包的,价格也不高,最多不过12块。

平时大部分学生都在这里吃饭啊。”

弹幕瞬间炸开了锅:

“玩这么大?

整个食堂都关门了?”

“这不是开玩笑吧?”

“完了,我们只能去更贵的二食堂了……”

趁着众人惊愕,赵蕾强装镇定,走上前质问:

“王老板,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不过是要求改善五元窗口的伙食,您怎么直接把整个食堂都停了?”

我冷冷地直视她,平静回应:

“你们不是一直要我表现出真诚的认错态度吗?”

“我也听见论坛上大家说食堂档次太低,拉低了学校的形象。”

“那我索性顺应大家的心意,直接关闭食堂,难道不是最合适的吗?”

话音刚落,食堂外突然响起一阵喧嚣。

对面科技大学的张校长亲自带领学生代表,手举着“热烈欢迎王师傅入驻我校”的横幅,昂首阔步地走了进来。

王师傅,老校长紧紧握着我的手,声音里饱含期待:“全校师生都盼着您回来。”

“最好的档口早已为您铺陈妥当,三年免租,水电全免!”

学生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我微微一笑,背起满载的厨具和员工,毅然离开了那个让我心寒的食堂。

就在众人一时茫然失措,赵蕾忽然眼睛一亮,似乎顿悟般大声喊道:“我明白了!”

“她这是在吓唬我们!”

周围的学生好奇地投来目光:“什么意思?”

赵蕾嘴角扬起一抹洞穿一切的笑意:“你们仔细想想,食堂承包费一年动辄几十万,她怎么可能说关就关?

她故意断了整个食堂的营业,就是想吓唬我们别再提什么无理的要求!”

“等风头过了,她一定会重新开门的!”

“至于那个所谓的老校长和学生,肯定是她特意请来的演员,为的就是让我们心服口服!”

这番话像一道定心丸,瞬间平复了慌乱的学生们。

三天后,食堂重新开张。

赵蕾带着一群学生,笑声朗朗地走进食堂:“看吧,我就说她不敢真关……”

话音未落,曾经那个五元套餐档口早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精品套餐窗口:25元一份,张扬着崭新的招牌。

环视四周,所有窗口的价格牌焕然一新:

红烧牛肉套餐28元,糖醋里脊26元,水煮肉片27元,连最平凡的番茄炒蛋套餐也高到20元。

一名学生揉着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时,新来的承包商从后厨走出,面对骚动的人群沉声解释:“同学们,学校要求我们对食堂进行了全面升级,所有菜品均选用最优质食材:五常大米、有机蔬菜、进口油品和知名品牌肉类。

所有原料都有详尽的质量追踪记录,保证每一口都安全健康。

‘一分价钱一分货’,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赵蕾怒气冲冲地走上前:“你这是什么意思?

以前十块钱就能吃饱的人,现在最便宜都要二十。

你让贫困生怎么活?”

承包商赵叔毫不示弱,迎上她的目光道:“这位同学,话不能这么说。

过去价格低,质量可被大家诟病。

现在用最好的食材,价格稍高也是合理的。

食堂也要维持运营,总不能年年亏本吧?”

说着,他掏出一摞文件:“这是其他高校食堂的价格对比表,你们可以自己看。我们的定价绝对在合理范围内。”

现场陷入一片沉默。

那些曾经排在五元窗口打饭的学生,望着眼前的价格牌,眼眶微微湿润。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科技大学,我的新食堂正热火朝天。

“王妈妈,我要一份五元套餐!”

“阿姨,今天的红烧豆腐真香!”

学生们亲切地叫我王妈妈,排队的人潮从窗口延伸到食堂之外。

论坛上赞誉不断:

“科技大学来了个神仙阿姨!五元套餐又划算又美味!”

“特地从师范学院跑过来,真是物超所值!”

“这才是大学食堂该有的样子!”

更让我惊喜的是,没多久,我看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

那天我特意多装了一大勺红烧肉端了过去。

“李强,张智勇,是你们啊。”

我轻声唤道。

几个曾经的校友顿时脸上泛起潮红。

“王姐……”他们低声说,“我们食堂现在饭菜又贵又难吃……”

他们攒了好几天的生活费,只想来这里,吃一顿你亲手做的饭菜。

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模样,我无奈,又添了两个热腾腾的煎蛋给他们。

而在原校那边,情势却急转直下。

赵蕾在校园论坛上不断发帖鼓励:“撑住,这只是商家的心理战!”

可抱怨声却越来越多:

“才过半个月,生活费就花光了……”

“二食堂的土豆牛肉居然卖三十多,太贵了!”

“真的好怀念王妈妈那五元套餐……”

我看到越来越多熟悉的面孔在我这里的五元窗口前犹豫徘徊。

听说以前常来我们这儿的学生,如今在学校只能买一小碗米饭,凑合着免费汤充饥。

论坛上的质疑声渐渐变大:

“我们真的要为了某人的固执,继续忍受饥饿吗?”

“当初谁还说王姐会很快妥协?

她在科大那边活得多潇洒啊!”

月底临近,我的五元窗口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排队的人里,有几个曾经坚定支持赵蕾的学生,他们低着头,不敢看我一眼。

一天快打烊时,几个原校学生突然在科技大学食堂门口拦住我。

“王妈妈,”领头的女孩哽咽着说,“我们联名写了请愿书,三百多个学生都签了名……”

“求求您,回来吧!”

她把那份皱皱巴巴的请愿书摊开,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熟悉的名字。

“我们错了,真的知道错了……”

“赵蕾她……她自己天天点外卖,可我们这些老实人却挨饿……”

我看着他们满是期待的眼神,轻轻叹息:

“孩子们,有些路走偏了,就是回不去了。”

月底的校园里弥漫着一股让人窒息的沉重气氛。

免费汤桶前的人群越来越长,那些曾经掷臂高呼支持赵蕾的学生,如今都低着头,机械地舀汤盛饭。

偶尔有人抬头望向那已经关门的五元窗口,眼神满含悔恨。

论坛的帖子风向彻底逆转:

“这个月已经吃了二十多天泡面,撑不下去了。”

“当初为什么要跟着闹哄哄?

王姐,对不起!”

“赵蕾呢?出来说句话啊!现在到底怎么办?”

但赵蕾还在顽固坚持。

她在最新帖子下回复:“大家再坚持一会儿,我比你们更着急!”

“这都是心理战!”

然而下一行,不是往常的支持与点赞,而是一波又一波的质疑声:

“心理战?

我胃病犯了还说心理战?”

“说得轻松,你天天在外边吃喝享乐,当然不着急。”

“就是,有钱人是不懂我们穷学生的痛苦。”

这些指责像利针般深深刺痛着赵蕾的心。

她关闭了论坛页面,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身上那件昂贵的连衣裙,如今成了沉重的枷锁,紧紧勒着她,令她喘不过气来。

只有她自己清楚,这一个月来,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为了维持那个富二代的光鲜形象,她不得不在朋友圈里晒着精致的美食照片。

可那些背后的夜晚,却是无数个饥肠辘辘,难以入眠的漫漫长夜。

她的生活费早已枯竭,半个月前就用得见底了,如今只能靠信用卡一笔笔支撑着。

昨晚,她甚至悄悄在宿舍里煮了一锅白粥,配着咸菜草草填饱了一餐。

这天中午,正值食堂人潮涌动的用餐高峰,赵蕾带着一群追随者气势汹汹地冲进了科技大学的食堂。

直播间的粉丝们看得一清二楚——这正是那个心黑手辣的商贩王桂花!

赵蕾猛地将手机镜头对准我的脸,声音尖锐刺耳。

她冷冷地控诉:“这家伙在我们学校就是用发霉大米和地沟油,早被我们揭穿,如今竟然跑到科技大学来害人!”

她愤怒地重重拍打着取餐台,碰撞声震得餐盘叮当作响。

“你们看看这些饭菜!”

她指着刚出锅的红烧肉,声音愈发激昂,“五块钱一份套餐,里头全是白菜和豆腐,还偏偏夹着这么多肉,这怎么可能?

这肉肯定是病死猪!

这油绝对是地沟油!

这米,不知道是哪个垃圾堆里捡来的废料!”

队伍里一位戴眼镜的男生忍不住出声:“同学,请你注意点尊重,大家每天都在这里吃饭……”

“闭嘴!”

赵蕾粗暴地打断他,转身对着直播间继续怒吼,“家人们看见了吗?

这些学生全被她洗脑了!

这种廉价垃圾吃多了,小心癌症找上门!

她简直是在毒害我们学生!”

她越骂越激动,愤怒地伸手想要掀翻餐盘。

“你敢!”

一个高大的体育生站出来,强壮的身躯挡住了窗口,“谁动一下试试?”

赵蕾被这气焰吓得后退一步,随即又鼓足勇气挺起胸脯,指着我怒吼:“王桂花,你这种黑心商贩无处不祸害别人!”

“等着瞧,我已经举报你到食品药品监督局了,不出多久调查组就会来查封你的摊位!”

她环顾四周,大声威胁那些正在用餐的学生:“你们这些吃她饭的人,最好赶紧去医院检查身体,谁知道她用的是什么毒材料!”

“到时候出了什么事,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

直播间里的弹幕疯狂刷屏,赵蕾看着屏幕露出得意的笑容:“家人们,我们必须联合起来,把这种黑心商家赶出大学城!

我已经联系了媒体,明天就会上头版头条,王桂花,你等着声名扫地吧!”

这时,科技大学的学生们纷纷站了出来。

“你闹够了没有!”

一个身材高挑的男生挡在窗口前,“王阿姨用的都是新鲜食材,我们亲眼见过送货的人!”

“没错!”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举起手机,“我这儿还有王阿姨采购的票据照片,要我发到论坛让大家看看吗?”

食堂里的学生们围拢过来,气势如潮水般涌动:

“自己学校待不下去了,就来我们这里闹事?”

“听说你们食堂现在又贵又难吃,嫉妒了吧?”

“王妈妈别怕,我们替你作证!”

赵蕾脸色涨红,咬着牙却依然坚持:“你们……你们全都被洗脑了!

这种低价饭菜……”

“便宜又怎么样?”

一个男生冷笑,“王阿姨的五元套餐,三个素菜随便配,米饭还随便添,远比你们那些二十块的套餐实惠!”

“对啊!”

另一名学生接话,“我们就喜欢吃王阿姨做的饭,关你什么事?”

在众人的质疑和指责声中,赵蕾的脸色逐渐惨白,显得无比狼狈。

她嘴唇轻启,仿佛还有话要说,却被周围此起彼伏的声音无情淹没。

“滚回你们学校去!”

“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我们要吃饭,请你离开!”

看着赵蕾狼狈退开的身影,学生们纷纷投来关切的目光,纷纷安慰我:

“王阿姨,别理这种人!”

“我们永远支持您!”

“您就是我们最亲爱的食堂妈妈!”

望着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我心中涌上一股暖流,满是感动。

赵蕾离开后,食堂瞬间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几名学生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懊悔与无措。

“王姐……”一个学生声音低沉,带着几分羞涩,“我们真的知道错了,您能不能……”

我抬手,温和却坚定地制止了他未竟的话语,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按下了报警键。

“喂,110吗?

我要报案。

有人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严重损害了我的名誉和食堂的声誉……”

听到我报警,现场的学生们都惊愕不已。

他们从未料到事情会演变到这般地步。

两天后,两名警察走进学校,带着严肃的神情,在我的全力配合下展开了细致调查。

我提交了完整的采购单据、食材检测报告,和这三个月来的亏损账本。

警方还联系了论坛管理员,调取了赵蕾所有的发帖记录。

一周后的一个下午,我正忙着后厨清点物资,校长突然带着两名警察一同走了进来。

“王老板,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

为首的民警沉稳说道。

“经过核实,您提供的所有单据和证明全部真实有效。

食堂使用的确实是合格且优质的食材。

五元套餐也如您所言,是在亏本运营。

学校方面也确认,赵蕾同学在论坛上发布的言论,存在故意歪曲事实,散布谣言的行为。”

“那……后续处理呢?”

我平静地追问。

民警接着说:“我们已对赵蕾进行了严肃的警示教育,她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考虑到她还是在校学生,这次主要采取警示措施。

但如有类似行为,将依法严惩。”

说完,他叹了口气,“学校方面经过商议,决定对赵蕾记过处分,并将处分记入档案。”

这时,我的手机不断震动,论坛上炸开了锅:

“活该!

造谣者就该得到教训!”

“早该这样了,差点害我们没饭吃!”

“王姐威武!

你给自己洗清了冤屈!”

当天夜里,我回到曾工作的学校办公室,张处长单独来访。

他搓着手,脸上堆满笑意,“王老板,现在事情都调查清楚了,您的名誉也恢复了。”

“是不是……可以考虑重新回学校,重新开设五元套餐窗口?

学生们都很期待呢。”

我给他倒了杯茶,摇头道:

“张处长,其实我正想跟您谈这件事。我决定留在科技大学,不打算再回去了。”

“什么?!”

张处长猛地站起身,“这……这是为什么?现在误会都解除了啊!”

我轻轻放下茶杯,平静却坚定地说:

“误会是解除了,但那颗曾被伤透的心,已无法复原。”

望向窗外,夜色中依稀可见几位学生提着泡面盒,踽踽独行走向宿舍。

我做食堂二十年,从未是为了赚多少钱。

“可是张处长,您知道最让我心碎的,究竟是什么吗?”

我声音低沉,难掩失望,“不是赵蕾无端的造谣,而是那些我曾经真心帮助过的学生,竟然也跟着质疑我、指责我。”

张处长微微张开了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了。

过去的三个月里,五元窗口亏了整整四万六千块钱。

这本应让人心力交瘁的数字,我却从未对任何人抱怨一句。

“但当那些曾经享用过我免费餐的学生,也站在赵蕾那边,骂我黑心商家的时候,我忽然觉得,一切付出都变得毫无意义。”

我说着,从抽屉缓缓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解约协议,轻轻推向张处长。

合约下个月就要到期了,我决定不再续签。

这些年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感谢学校长期以来的信任与支持。

张处长凝视着那份协议,久久没有开口,最终叹了口气:“王老板,我代表学校,向您郑重道歉。”

“真的没有再考虑的余地吗?

学生们需要像您这样的老板。”

他说,语气中充满了恳切。

我微微一笑,没有回答,起身开始收拾起桌上的个人物品。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是哪个学生用手机外放着《感恩的心》。

歌声随风飘散,我停下手中动作,静静聆听,随即又继续收拾。

桌上的那张合影依旧放在那里,依旧清晰可见,照片里是我和学生们围绕着五元窗口,脸上洋溢着最灿烂的笑容。

那是去年期末,学生们自发给我庆生时拍的。

我轻轻擦拭着相框的尘埃,小心翼翼地将照片收进了纸箱。

在宿舍里,赵蕾盯着学校官网刚刚发布的处分通知,终于控制不住趴在桌子上,肩膀微微颤抖。

她的手机屏幕还显示着刚刚搜索的内容——“记过处分对保研的影响”。

半年过去了,科技大学食堂的五元爱心窗口已成为校园里一道温暖人心的风景线。

每天清晨五点钟,我来到食堂准备早餐时,总能看到一群学生在门口安静地排着队。

“王妈妈,早上好!”

“阿姨,今天早饭有什么好吃的?”

“早餐真不错,我都等不及了!”

学生们亲切热情的问候,让整个清晨充满了暖意。

我的窗口前永远排着最长的队伍,却始终井然有序。

学生们甚至会自发地为急着赶时间的同学让位。

这一天中午,科技大学校长再次来到我的窗口,他还带来了几位前来参观的家长。

“王阿姨,这几位是今年高考状元的家长,他们特意来尝尝您的拿手好菜。”

校长笑着介绍。

一位家长品尝了红烧豆腐,惊喜道:“这味道真棒!

比我自己做的还要鲜美!”

另一位家长望着堆得像小山一样的菜肴,感慨地说:“就这份量五块钱?

我们孩子要是在这里念书,真是享福了!”

校长自豪地点点头:“说实话,去年我们学校的招生简章里,专门写了王阿姨食堂的特色。”

“如今,报名我们学校的学生,有三分之一都在志愿时提到,想来尝尝王妈妈的手艺。”

他说。

听到这话,我正为前面的学生盛菜,一时手一抖,差点多加了一勺肉。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校长,您这话把我说得有点尴尬了。”

“这可是实话啊,王阿姨。”

校长肯定道。

校长语气凝重而真挚:“如今,在学校的论坛里,您的版块最为炙手可热。

许多毕业生特意回到学校,只为了品尝您亲手做的饭菜。”

正说着,几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队伍的尾端。

是去年刚毕业的小李和他的伙伴们,他们如今已在市中心各自工作。

“小李他们终于回来啦!”

他说着,兴奋地挥舞着双手,“今天特地请假,只为吃您做的这口饭!”

看着他们依旧如校园时光般嬉戏打闹,我的心底涌起一股暖流。

尽管这样温馨和平的画面常驻,但偶尔我也会从他们口中捕捉到关于母校的消息。

小张考研失败,现在在科技大学读研,他曾叹息:“王阿姨,学校食堂今年已经换了三次承包商了,许多学生干脆点外卖,不再光顾食堂。”

他又提到了赵蕾的境况:“她考研失利后,在一家小公司实习。

还听说她上个月因挪用公款被单位开除,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听到这些,我默然叹息,善恶终有报,这道理从未错过。

如今,我的窗口前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考出好成绩的学生会专门来报喜,甜蜜恋爱的年轻人带着心爱之人来分享喜悦,遇到挫折的孩子也会来找我诉说心事。

这里,不再仅是一个食堂的窗口,而似成了他们的第二个温暖之家。

就在昨天,一位刚入学的大一新生羞涩地递给我一张贺卡,声音轻轻道:“王阿姨,这是我妈妈让我转交给您的,她说谢谢您对我的照顾。”

我拆开贺卡,字迹工整地写着:“素未谋面的王阿姨,感谢您让我的孩子在异乡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望着那一笔笔温情的字句,我的眼圈湿润了。

原来,温暖可以无声蔓延,温柔传递。

黄昏时分忙完工,校长专门过来带来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

“王阿姨,学校决定授予您特别贡献奖,感谢您多年来对学生们无私的付出。”

我微笑摇头:“校长,我不过是一名普通厨师,做的只是本职工作。”

“不,您做的远不止是厨师的职责,”校长语重心长地说,“您用满腔爱心滋养着这些远离故乡的孩子们。”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食堂内,映照着正在用餐的学生们的脸庞。

看着他们满足幸福的笑颜,我心里清晰明白——这,便是我一直寻觅的归宿。

http://jajdj.com/xinwendongtai/865544.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