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巴库”变身,“超日王”出世——印度海军的航母梦(1)

这年头,说起航母,谁不心里一紧?

可有这么一艘船,命运搁谁手里都不一样。

它叫“巴库”,后来改名叫“超日王”。

这艘船的故事,不是啥简单的买卖,背后藏着大国的野心,也有工程师的心血,还有不少让人哭笑不得的插曲。

2013年底,“超日王”终于开进了印度洋。

印度海军可得意了,老的“维拉特”带着新来的“超日王”,一帮水面舰艇和潜艇跟着列队巡航,气势那是真不小。

你要是站在海边,看着这场面,心里头能不激动?

这一幕,像极了老戏台上的英雄聚会。

可谁又知道,这艘船前半辈子可是在苏联混的,跟印度一点关系都没有。

巴库原本是基辅级航母的第四个兄弟。

那时候苏联海军一心要搞出点新花样,怕落了面子。

前面三个兄弟都按部就班地造,到了巴库这,设计师们直接开了个猛药,把方案翻了个底朝天。

说白了,老苏联可不是墨守成规的主儿,他们见啥新武器就想往舰上塞。

你要是问黑海造船厂的师傅们,他们准会一边抽着烟,一边叹口气:“这船改得比我家二妮嫁的三次还复杂!”

搞设计那会儿,苏军上头说,咱得有新武器,得能多带飞机,还得能抗住新作战方式。

于是飞行甲板、舰岛、隔舱啥的都开始大变样。

光是飞行甲板,设计师们就琢磨了好几个月,生怕飞机起降时,甲板上的空气乱涌,把飞机吹得跟纸糊的一样。

巴库的舰体大体没变,但尾巴小改了下,还专门为了垂直起降的雅克-41战斗机做了特殊设计。

苏军那会儿还鼓捣过啥喷气弹射器,把气流灌到甲板上,结果一试,飞机起不来,直接被拉倒。

有一阵,黑海造船厂光是接到巴库的建造图纸就晚了好几个月。

师傅们一看,新方案比老方案重了不少,因为外壳和隔舱都得加厚。

实验室里,设计师们手头都磨出茧了,天天在舱室里搞破坏性试验,看看装甲够不够硬。

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亲自开会,拍板定下巴库的武器搭配。

说这船不光是航母,更是重型载机巡洋舰,得能防空、反舰、反潜,啥都得来一套。

还专门配了新型“匕首”防空导弹,24枚“玄武岩”反舰导弹,反潜火箭、反鱼雷系统都按到位。

舰载机那边,安排得也够狠。

36架飞机里,最低得有十二架垂直起降的雅克-41和雅克-38,还有电子侦察直升机、搜救直升机、反潜直升机,油料储备一下占了一半。

苏联海军就喜欢把事儿做满,雷达、指挥系统也上了新货,“火星-信风”相控阵雷达、MVU-410“伐木工”作战系统、MVU-430“转圈”航空指挥系统,全都往巴库身上砸。

说到无线电设备,这艘船上光天线就有一百二十部,听着比县里的广播站还带劲。

建造巴库那几年,黑海造船厂成了热闹地。

师傅们早上进厂,一晚上都不敢下班,怕落下啥工序。

造舰不是小打小闹,锅炉、柴油发电机、汽轮机、导弹装填机啥的,都得排队上船。

28个工业部门,一千多家企业跟着忙活,大家都知道这船是大工程,谁耽误了都不好意思。

设计师和造船大工有时候都成了协调专家,啥都得懂点,啥都得安排好。

无线电工业部总是拖拖拉拉,改设备像改小品剧本,最后快试航了雷达还没到,现场硬找个地儿装上。

巴库本来打算赶上苏联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当礼物,可到点只完工了百分之七十七,消耗工时高达五百三十万个。

师傅们都说,这船设计改出来够再造一艘了,简直是“1143.42工程”。

不过话说回来,大家也在这船上学了不少新经验,为后面造大航母打下了地基。

1984年,巴库在舾装码头一边修,一边和基辅号做邻居。

飞行甲板1982年拼好了,1983年正式下水。

海军开始派人培训船员,可大部分都是刚毕业的小嫩头,没啥实战经验,光会理论。

海军一琢磨,这行不通啊,赶紧又推迟了两次,最后才把位置都补齐。

船员来了之后,培训都跟打仗似的,怕出岔子。

1986年,船员们进驻巴库,开始系留训练。

那会儿黑海造船厂一片繁忙,旁边停着“勃列日涅夫”号重型航母,后来叫“库兹涅佐夫”。

1987年初,巴库开始工厂级航行试验,国家级试验跟着来。

舰载机雅克-38第一次在甲板上跑道起飞,大家围着看,兴奋得像村里赶集。

航空系统验收时,苏联政府从费奥多西亚调来一堆官员,每颗螺丝都得一名校级军官检查,细致得让人头秃。

武器系统实弹试射,“玄武岩”导弹射了三次,黑海水上靶场不够大,只能射八十公里。

匕首导弹有点闹心,有几次打偏了,差点自家舰岛都遭殃。

试验时巴库用的是临时舷号“111”,后来的“第比利斯”号也用这个号。

八到十月黑海造船厂检修,巴库被拉去塞瓦斯托波尔喷漆,跟新罗西斯克号做了个合影。

1987年十二月,巴库终于拿到了国家接收委员会的签字,算是进了苏联海军的大门。

整个过程花了六亿卢布,其中无线电装备就用了二点四亿,工时二千五百万。

军方还要求后续继续改进,这跟现在俄罗斯拿到新军舰就放鞭炮可不一样,那会儿钱不够用,精雕细刻都得省着点。

巴库的故事还没完,后面咋就成了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最后又变身为印度超日王?

这船的命比电视剧还精彩。

印度海军为啥死心塌地要航母?

那可是“印度梦”的一部分。

后面的事儿还多着呢,等下回说不定更有看头。

这艘船,不光是技术的试验场,也是战略的棋子,是苏联、俄罗斯、印度三国海军的缩影。

看这故事,就像看一条大河,流过岁月,卷走的是兴衰,也沉淀下了梦想。

不管是工程师的汗水,还是指挥官的愿望,都在这条船上留下了痕迹。

航母的命运,总在波涛里起伏,谁又能料到下一个转身会是哪家军港?

本文就是要把社会正能量给宣扬起来,把积极健康的价值观给倡导出来。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就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刻进行删除或者修改。

http://jajdj.com/xinwendongtai/725819.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