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老屋子热闹非凡,爷爷85岁寿宴感人至深,家族情深令人动容

【咱们村里这家老院子,热闹得很啊】

兄弟姐妹们,侬晓得伐,我叫李新玉,咱们陕南那边的乡巴佬

出生在那山那水那泥巴铺的地方

说起咱家那老屋子,真是有点故事了

前几天,咱们家那个爷爷,整整八十五岁大寿,我哩一大家子都跑回老家,院子里热闹得像个集市一样,满屋子笑声,孩子们追逐打闹,老人们唠家常

那天,风轻轻地从山头吹下来,吹得院角槐树沙沙作响,好像在为爷爷的寿宴伴奏

【爷爷那一头银发,精神还是棒的】

说起爷爷,他那头白得发亮的银发,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沟壑纵横,但挺精神

满脸堪比陕南那种老树皮的坚韧模样

他拄着拐杖,目光在屋里那一圈孙子孙女间逡巡

搞到最后落在我那老爹的身上

爷爷拍拍身边空着的座位,声音虽然有点老了,但那清晰劲,真叫一个有味道:“建国

”我那老爹,周建国,愣了一下,搓着手

你说,他今年也六十出头了,背已经微微驼了,平时干活多了

那时看他,真觉得岁月在他身上写满了故事

我一看,赶紧推了推他:“快去,爹

”他犹豫了一会儿,慢慢走过去

小心翼翼地坐在爷爷指定的位置

爷爷伸出那只久经风霜的手,握住爹那只粗糙得像树皮一样的手,说:“这些年

”他顿了顿,声音带点哽咽,“咱们这个家,要不是你扛着

”我看着那一幕,心里说不出个滋味

爷爷又说:“谢谢你这些年的付出

”那一刻,爹的肩膀微微颤抖,两行浊泪顺着脸颊滑落

这是我第一次见爹在众人面前流泪,别的场合他都能忍住,但在娘走了那阵,他也只是红着眼眶

【我爹出生在那荒凉的陕南山村,苦难的童年记忆】

你要知道,咱爹出生在1962年,那时候在陕南偏远的山沟沟里

家里兄弟七个,他排老三,上头两个哥哥,底下四个弟弟,一大家子挤在三间土坯房里,冬天漏风,夏天漏雨,那阵阵风穿过土墙

奶奶曾说过,爹小时候总爱吃不饱,夜里饿得睡不着,常常爬起来喝一瓢凉水

那时候,营养不良,爹到八岁那会儿,脸还像五六岁的娃娃

瘦得肋骨都快要凸出来了

爹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回家帮忙干农活

你说,他那性子,内向得很,不爱说话,但干活挺踏实

生产队里的人都说:“咱们家那老三,虽然闷头闷脑的

”那会儿,村里开始实行分田到户

家家户户都盼着日子能好点

【上门女婿的故事,真是波折不断】

那会儿,爹刚成年,正是谈婚论嫁的年龄,村里都知道,他家那点土豆地,已经哥哥们娶了媳妇,家底也掏空了

你说,谁家愿意要个穷光蛋

我娘家,李家,家里三个姐妹,没有儿子

爷爷就想着给我娘(李家大闺女)找个“上门女婿”

那天,爷爷在村头门槛上抽旱烟,搞到最后猛地站起来,眼睛里亮光一闪:“有个主意

”原来邻村我娘家那边,想招个女婿,爷爷觉得,正好可以帮我娘家养老

也能帮咱家解解燃眉之急

”第一次见面是在镇上的集市日,爹穿上那件唯一没有补丁的蓝布衫,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

娘后来告诉我,她第一眼就相中了他:“你爹虽然不爱说话,但那眼神

”可我爷爷李明山却不这么想,他嫌爹太木讷,看起来没啥本事:“找个上门女婿,得能撑起这个家,他这样子

”娘当时铁了心:“我就看上他了,老实人可靠

”就这样,爹成了咱家那位“上门女婿”,那年,他二十一岁

【爹在家里受尽了“白眼”,但他从没放弃】

你别说,刚进门那会

无论爹做什么,都不够好——犁地时嫌走得不够直,收割时嫌手脚太慢,连吃饭都要嘟囔一句:“吃那么多

”爹从不还嘴,默默地干着,天惊喜就起床,挑水、喂猪、下地

娘看不过去,常为爹说话

爷爷反而越发不高兴:“你就知道护着他

看看人家老王家的女婿,多能干

”两边亲戚都来家串门,爷爷笑脸相迎,唯独看到爹

爹心里憋屈得很,深夜里偶尔还能听到娘和他低声商量:“要不咱们出去单过

”“算了,你爹就你一个闺女留在身边,我们走了

”那阵子,家里气氛压得很

【家变了,天塌了,但爹扛起了责任】

到了1994年秋天

开始只是咳嗽,后来咳出血来,送到县医院一查

那年我才八岁,弟弟李小宝才三岁

娘走了,家里像掀了天似的,爷爷一夜之间变得白发苍苍,整天坐在门槛上发呆,嘴里叨叨:“往后这可咋办啊……”我们都以为爹会走,毕竟他才三十出头,完全可以回自己家,或者再找个媳妇

谁知道,他把我和弟弟叫到跟前,扶着爷爷,说:“爹,新玉,小宝,你们放心

”那天晚上,他的声音沙哑但很坚决

爷爷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

从那天起,爹既当爹又当娘,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做饭、洗衣

为了我和弟弟,他学会了扎辫子(我手笨

老扎不好)学会了缝补衣服(针脚歪歪扭扭)冬天还用那双粗糙的手给我们织毛线手套

最难得的是,他对爷爷一直都挺孝顺

【爹的孝心,感动了所有人】

记得有一次,爷爷把一碗热粥摔在地上,嚷着:“不是你亲人死了

”爹愣了一会儿,默默收拾好碎片,又重新盛了一碗,吹凉了递到爷爷手里:“爹,我心里也难受,但日子得过

”爷爷那一刻,终于忍不住,老泪纵横:“建国,我对不住你啊……”从那以后

爷爷对爹的态度慢慢变了

虽然话还是不多,但不再挑剔

日子过得紧巴巴,爹自己种十亩地,农闲时打点零工,省吃俭用

每次开学,他都会早早把钱用布包好,亲手交到老师手里:“你娘最惦记的就是你们读书

”2004年,我考上省城的大学

爹高兴得不得了,还买鞭炮在门口放

送我去省城那天,他塞给我一叠叠整整齐齐的钞票:“别省着

”后来我才知道,他为了我的学费和生活费,白天在工地扛水泥,晚上帮人看仓库

几乎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弟弟比我小五岁,他也后来考上了省城的学校

现在,我和弟弟都在城里安家了

可是,他一直想让我带他和爷爷一起到城里养老

【爷爷的心思,咱们都懂得】

“我在这老屋子住了一辈子

”爷爷拄着拐杖,站在自己打理得漂漂亮亮的小菜园前

“你们有空常回来看看就好

爹为了陪爷爷,从不愿意来城里,他说:“你爷爷年纪大了

”这次爷爷八十五大寿,我和弟弟两家都回来了,院子里摆满了大桌子

小辈们追逐打闹,笑声不断

酒过三巡,爷爷突然站起来,院子一下子安静下来

他用那略带沙哑的嗓子说:“今天我有几句话要说

”他扫视全场,搞到最后眼睛落在我爹身上:“建国

”爹赶紧摆手:“爹,别这么说

”爷爷摇头:“你听我说完

”他声音哽咽:“当年招你进门,我没给你面子,总觉得你没本事

后来,闺女走了,我以为你会走,没想到你留下来了,不光留下

”他顿了顿,“养大了新玉和小宝,还一直照顾我这个老头子……”风沙沙地吹着

爹的眼泪忍不住流出来:“爹,咱们是一家人

你把我当亲儿子看,我孝敬你

”爷爷摇摇头:“我不是个好岳父,但你是个好女婿、好父亲、好爷爷

”他举起酒杯:“来,咱们一块儿敬建国一杯

”众人都站起来,举杯向着我爹

爹慌忙站起,手足无措地接过酒杯,眼泪滴进酒里

我望着他那佝偻的身影,突然想起那么多往事:爹在田里干活的模样,在厨房忙碌的样子,深夜帮我检查作业的场景

送我去城里的火车站挥手的瞬间……这位曾经被爷爷看不上、觉得没啥本事的上门女婿,用几十年的坚持

终于赢得了咱们所有人的尊重和敬佩

寿宴结束后,我帮爹收拾碗筷,夕阳西下

爷爷坐在藤椅上,看着孙子孙女在院子里玩耍

爹站在灶台前洗碗,我走过去接过他手中的抹布:“爹,今天爷爷说的话

”他笑了,眼角皱纹像盛开的菊花:“高兴得很,哪怕爷爷不说这些

”他望着窗外,那夕阳把他的侧脸镀得金光闪闪:“既然你娘临走前,答应过我,一定要把这个家撑起来,把你和弟弟养大

”我心里一暖,突然明白了,爹这些年之所以坚持不懈,不仅仅是责任,更是满满的爱——对娘的爱,对咱们的爱

夜幕降临,院子里亮起了灯,爹搀着爷爷回屋休息,他们的身影在灯光下拉得很长

你瞧,这个当年被看不上的上门女婿,最终变成了家里最稳的那根柱子

http://jajdj.com/xinwendongtai/461594.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