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后女生淘宝 “捡漏” 记:150 万拿下深圳房,法拍房藏着这些冷知识

一、刷淘宝像逛服装店,她用两三年 “练手” 法拍房

对 30 岁的潮汕女生花花来说,淘宝不再只是买衣服零食的平台 —— 打开阿里拍卖,她浏览的 “商品” 变成了一套套待拍的房子。“预算有限又想通勤方便,新房只能往郊区走,不如试试法拍房。” 这个念头,让她踏上了长达两三年的 “捡漏” 路。

最初的勇气来自亲戚的成功经历,花花很快摸索出筛选标准:必须是 “个人产权”“住宅性质”,还得满足 “法院包清场”,这三条是她眼里的 “安全线”。和急着下单的购房者不同,她更爱 “练手”—— 遇到合适的房源就报名,哪怕不出价,也要摸清流程。

今年 2 月,深圳布吉一套 1999 年的老房子让她动了心:没电梯但近 3 条地铁线,完美契合 “通勤自由” 需求。二三十轮出价中,她始终盯着自己设的 “价格红线”,最终以 150 万元成交,刷新了小区成交价新低。三个月后,跟着法官、法警收房时,花花忍不住感慨:“原来 30 岁拥有一个家,没那么难。”

二、有人 450 轮拍到 1.14 亿,法拍房里藏着 “情绪陷阱”

花花的冷静在法拍市场里不算常见。辅拍中介老马见过太多 “上头” 时刻:今年 5 月深圳罗湖一栋住宅楼,起拍价 2378 万元,34 个竞买人抢了 450 轮,最短 1 秒就加价,最后以 1.14 亿元成交,溢价率超 370%。可一个月后,竞拍公司悔拍,475.5 万元保证金直接打水漂。

更有意思的是 “二拍魔咒”:深圳福田一套 250 平方米的四居室,首拍 1396 万元没人报名,二拍降到 1117 万元后,11 人抢了 60 轮,最终 1617 万元成交,比首拍起拍价还高。克而瑞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全国住宅法拍房首拍成交率仅 12%,二拍却达 23%。

“别以为低于市场价就是捡漏。” 老马提醒,法拍房藏着隐性成本:税费、中介费、清场费加起来约 10%,再算上原业主可能欠的物业费,房价稳定时总成本也得占 7%-8%。“真正的捡漏得低于市场价四成,不然很容易亏。”

三、从 “一元海景房” 到亿元豪宅,法拍房变 “大众货架”

如今的法拍房市场早不是小众领域。打开阿里资产,别墅、厂房、甚至百亿资产包都能找到,2025 财年平台房产成交 GMV 直接破了千亿。一边是深圳华侨城豪宅拍出 7400 多万元,一边是山东威海 216 套乳山海景房 “一元起拍”,法拍房成了连接不同需求的 “货架”。

变化也在悄悄发生:投资客少了,更多人是为了自住。“房价没了上涨预期,除非有拆迁可能,不然没人愿赌。” 老马说。而对刚需来说,法拍房平均比市场价低三成,成了 “上车” 新选择。克而瑞还建议,政府可收购合适房源当保障房,既能盘活存量,又能帮更多人圆住房梦。

就像花花在小红书分享的:“以前不敢想的买房梦,原来用对方法就能实现。” 法拍房这扇门,正在为更多普通人打开,只是进门之前,记得先做好功课、稳住心态。

http://jajdj.com/xinwendongtai/423925.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