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跟美国谈了半天,最后在特朗普的压力下签下来的,税率从原来威胁的30%降到15%,算是少挨了一刀
美国与欧盟的关税协议谈妥了,除了15%的税率,还有6000亿美元的武器采购,以及75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此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结果呢,具体来看,这协议是欧盟跟美国谈了半天,最后在特朗普的压力下签下来的,税率从原来威胁的30%降到15%,算是少挨了一刀。
聊聊这税率的事儿吧。其实一开始特朗普放话要对欧盟商品加30%的关税,搞得欧盟这边人心惶惶,毕竟真加了这么多,欧洲很多企业得直接喝西北风。后来经过几轮谈判,冯德莱恩带着团队硬着头皮去谈,最后把税率压到15%。这数字听着还是挺高,但比起之前的威胁,总算喘口气。欧盟内部有不少人觉得这已经是极限了,毕竟特朗普那脾气,谁也拿不准他会不会翻脸再加码。
再说说这6000亿美元的武器采购。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主要是欧盟从美国买军火,说白了就是给北约体系里多掏点份子钱。有人算过,这一大单下来,美国军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而欧盟这边好多国家财政本来就紧巴巴,现在还得咬牙掏钱。不少欧洲老百姓看到这数字,都在网上吐槽,说自家政府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花这么多钱买武器干嘛。
接着聊聊那75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这一块主要是欧盟承诺从美国进口天然气和石油啥的,为的是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这事儿听起来挺合理,毕竟俄乌冲突后,欧洲被俄罗斯卡脖子卡得够呛。可问题在于,美国能源价格不便宜,运过来成本也高,欧盟国家最后可能得花更多钱才能保证供暖和工业用能。有专家估算,这7500亿的单子签下来,普通人生活成本估计还得上涨。
舆论这边反应也很直接。大部分人听到这协议内容,第一反应就是欧盟又吃亏了,跟当年日本被美国逼着签广场协议似的,有人直接说这是“惨败”。网上吵翻天,有不少人骂冯德莱恩没骨气,觉得她就是向美国低头了,甚至还有人喊着让她下台。反正社交媒体上各种声音都有,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
冯德莱恩自己倒是挺淡定。她公开说了,这15%的税率已经是她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比起之前30%的威胁,总归是保住了不少企业的饭碗。她还特意提了一嘴,能跟特朗普谈到这个地步,已经不容易了。她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告诉大家别老挑刺儿,她已经尽力了。至于大家信不信,那就另说了。
我个人瞅着,她这话也有点给自己找台阶下的意思。你看,她强调自己跟特朗普谈成了,好像是在说这事儿换别人来未必能办到。不过话说回来,真要细究,这税率、武器、能源三块加起来,欧盟确实付出了不少代价,老百姓日子过得紧点也是实打实的。冯德莱恩能不能稳住位置,还得看后面欧洲内部咋反应。
说到这儿,再提一句市场上的动静。协议公布后,欧洲股市有些波动,尤其是跟出口相关的企业股价跌了不少,大家都担心15%税率还是会影响竞争力。美国那边倒是一片欢腾,特别是军工和能源板块的股票,直接蹭蹭往上涨。两边一对比,高下立判,看着确实有点扎心。
还有个细节值得说一下,就是这协议具体执行起来,可能还有变数。比如税率定了15%,但具体哪些商品加多少,还得后续细化规则。武器和能源采购也是,分几年付清、怎么分摊,这些都没完全敲死。听说有些小国已经在私底下抱怨,说大国的决定让他们背锅,后头估计还有得扯皮。
最后聊聊老百姓的想法吧。我看新闻评论区,好多人都在说,不管是15%还是30%,最后羊毛都出在羊身上,企业成本高了,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东西贵了,还是咱普通人买单。还有人吐槽政府花大钱买武器,却不管医院学校缺钱的事儿,听着挺无奈,但也没辙。
总之吧,这事儿目前就这样了。协议是签了,钱也得出,至于以后咋样,走一步看一步呗。咱们也就当个瓜吃吃,听听各方咋说,反正日子还不是照样过。你们要是听到啥新消息,也跟我唠唠,咱们接着聊。
http://jajdj.com/xinwendongtai/20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