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频换款,车市跟风升级,钱包压力一年比一年大

买车这玩意儿,本来以为是一口买断、白头到老的事。没想到啊,婚姻动不动劝个离,车也是年年换款,月月焕新颜,搞得我有点怀疑人生:难道以后买车也跟买奶茶、买卫生纸一样是快消品?说真的,买房还算是一锤子买卖,买车咋也要跟风换代,生怕旧款掉队、开出门都显得自己跟不上时代。想当年,父辈那代人,买辆出租司机淘汰下来的老捷达都能嘚瑟个十年,现如今,我买台新势力大厂的新电车,明年就有新款上市,还带AI语音、自动泊车、智能闪灯——嗨,就差没帮我骂街躲限号了。

“半年一改款,一年一换代”,这速度,简直比我谈恋爱的频率都高。厂商一个个恨不得咱每晚都睡新车,明天朋友圈才有新谈资。看着新能源车企三天两头开发布会,模型图全靠PPT,实际量产全凭期望,每次都搞得用户跟追新剧一样紧张:新车发布了,去年买的那台还值几个钱?车企自己创新得飞起,可二手市场倒是一地鸡毛,仿佛说好的“卖车养老”只是场白日梦,现实很快上来一巴掌——你买的不是车,是电子“年抛品”,一年一更新,活泼得不得了。

不少人问,这车变成快消品了?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但笑着笑着我也开始相信。你看现在的车,新不新,炫不炫,一点不比手机差。以前老祖宗讲“人要面子,车也要面子”,结果刚买的新车还没攒齐首保,就轮上“入门即终结”,厂家高呼再加八千,咱家车就能跳舞、能充电、还能给你安排“生命体征监测”,没毛病,安全大业提前实现。只是钱包失血,真心受伤:“这比手机还快,可别真让我像换手机那样买车!”

按理说,快消品有个特点:消费得快、坏得也快,用不了多久你就得再买。食品、牙刷、洗发水、姨妈巾,这些玩意本来就是奔着短暂、频繁、易耗来的。可汽车,怎么说也是个大件,起码理论上是要“跟你到白头”的。就算发烧友,不差钱的主儿,买车也不是买菜,总得咬咬牙比三家。可经济这两年也没好到哪去,哪有那么多人天天换新车?

可问题是,现在这车倒是真让人买一天,担心过时一年。厂里的小伙子张嘴就是:我们电车,智能芯片八核,续航八百,你买了不后悔,不买后悔一整年。每隔半年,新车型就像少年叛逆期,每天都给你整点新花活。今天车灯跟无人机飞了,明天方向盘能收能藏。一台车还没捂热乎,厂家就让你怀疑是不是买早了,买新的怕贬值,买旧的怕掉面,否则怎么配叫互联网时代的汽车消费呢?

其实车厂心里也明白,谁也真不想让自己的“耐用品”沦为卫生纸。去年刚买的,还没开够一万公里,今年升级就是“革命性进步”。厂家自己也得内心呐喊:“汽车怎么说也不是一包湿纸巾啊!”奈何风都吹到这地步了,“车规级”的标准还是要守住。甭管再怎么炫,安全本质、耐用标准这些都得死磕。你不能真照着快消品思路胡来,车规级芯片、一堆A什Q、I什么F认证,说到底就是要拼一个“稳”字。毕竟你不能指望哪天你家小宝贝正发烧,车也跟着罢工,说是“消费品,三年一换很正常”——那真不是闹着玩的。

再说了,快消品的利润靠高频走量,汽车真敢那么干,不用两年整个行业就得变成拼杀修罗场。毕竟鞋烂了能换,路上车“快消”,那可是要命的。厂商嘴上再怎么蹭热点,动作上得小心翼翼,不然真把消费者逼成二手车贩子,把口袋掏空还不带喘气。

不过话说回来,新能源车之所以这么快秀操作,不仅是因为科技牛逼,更多是“玩法”学手机。而消费者也很配合,喜欢尝鲜的老铁不少。体验感没跟上,朋友圈里怎么装逼?科技大潮那么卷,买个不带L2的车都不好意思发票圈。你想想,手机用两年卡得像PPT,车再慢点,谁还认你是科技达人?

不得不承认,这种“快消化”趋势的确拉近了车和数码的距离。滑板底盘啥的,一个平台套不一样的壳子,明面上百变,实则流水线出的高级定制服,大伙争着买,厂家争着说。买车连服务也能像买套餐一样签合同,定期交钱坐等升级。过几年说不定车钥匙都变成APP了,定期欠个费就得“下岗”寄回厂家。只要你愿意,汽车定制就能像换手机壳一样方便。

听起来很美好对吧?那是你没想明白。快消品之所以快,是因为便宜、易耗、低门槛。汽车动辄几十万,养车一年还得掏油钱、交保险,保养动动就是几千块。再牛的智能设备,也得考虑大环境、不撞墙、别上天。谁真把车当快消品使,钱包要是用“快消”,心态不崩才是怪事。

说到底,车还是车。人家张研究员一本正经地说:汽车说到底是耐用品。你看消费级芯片和车规级芯片差多少?前者能坏500个,后者只能坏一个;消费级能三年攒点毛病,车要是坏了,代价可不是几个电话能解决的事儿。再说造车流程,吹PPT的时辰可以短,真到测试、认证、合规,哪个环节能省?万一小厂斗着斗着,PPT还未落地,二手车堆满停车场,真就成了快消“库存王”。

不过,咱们也得承认,未来车市场一定更花式。你想要,要啥都有。不买车买服务,签个两年合同包年包月,像用流量卡一样开新车。洗车、充电、保养、保险、停车、过路也能“一包到底”,自己只要月底按时交钱,车就自动update。不同车型、不同牌子,都能用同一底盘定制外观,这层换新其实是个幻觉,灵魂没变,壳子天天有意思。好家伙,谁要是再喜欢收藏老爷车,估计都嫌维修太慢,没新花样刺激。

“这年头,买得起的人不一定买得了放心,换不起的人更怕到底。前脚刚买的电车,后脚车友群就通知升级。”卷得不是别的,是市场和焦虑。你以为开个新车能撑两年面子,但厂家告诉你:“新老交替,年年有余。”快消品是什么?是你还没喜欢上它,它已经让你忘了它——可惜,汽车还没小到能让你随便忘。

说到底,大家都缺点安全感。所以社会又多了道送命题:到底要不要爱得长久点?真有那么一款车,让你开到报废也心安,倒也算修得百年好合了。否则啊,只能安慰自己一句——车能快消,我的钱包快不快消才是真的命题。

生活就是这样,想快就快,想慢还是得慢。要不然你说,厂家和韭菜,谁才是后悔得更快的?反正我是已经做好准备,明年买车继续“买新不买旧”了。快消不快消,车主反正一直是消费品。

话糙理不糙,这年头谁敢把车当快消品,八成腰包先快消了。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http://jajdj.com/yiangtiyujieshao/494700.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