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亨通享尽人生乐事,轻松成就开国功臣

他天生就是个幸运星,一生吃喝玩乐,却意外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功臣。

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功臣,大家可能会首先想到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革命英雄。然而,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却有些与众不同。他叫唐生明,从小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享受着优渥的生活,一生中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艰难困苦。然而,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识,竟然成为了新中国的功臣之一。他的经历就像是开了外挂一样,但仔细一想,其实都是凭借真才实学和把握机遇得来的。

唐生明于1906年10月10日出生在湖南东安县的芦洪市镇大枧塘村,家境优越。他的祖父唐本友在清朝时曾任广西提督,是个不小的官;而他的父亲唐承绪则在湖南省担任实业司司长,有“唐半城”之称,意指长沙城的一半都在他家的掌控之下。这样的显赫背景,使得唐生明从小就过着少爷的生活。他是家中的老四,上面有三个哥哥保护,下面还有弟弟妹妹,他从小就被宠爱着长大。

唐生明小时候可不太爱学习。1914年,他进了私塾,结果调皮得很,经常跟老师作对,啥也没学会。到了1915年,他去了长沙的明德学堂,稍微规矩了一些。1919年,13岁的唐生明考入了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高级部,在那里遇到了对他影响很大的人——毛泽东。

那时候,毛主席在学校里负责教学和管理事务,他们俩还一起住了有一年多的时间。唐生明后来常常回忆起这段日子,说毛主席对他特别关照,晚上还会帮他盖被子,可见他们的师生情谊非同寻常。

1922年,他上了长沙兴会中学初中部,学习还马马虎虎。两年后,他考进湖南陆军讲武学堂,开始接触军事。1926年,他哥唐生智投靠了广东革命军,唐生明就当了个代表跑去广州,同年4月考进黄埔军校第四期。这时候他又认识了个大人物——连长陈赓。陈赓脾气豪爽,跟唐生明特别投缘,俩人关系好得不行。在黄埔,他学习成绩一般,但靠着家里的背景和自己的交际手腕,混得还不错。

1926年10月,唐生明从黄埔军校毕业,随即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参与了北伐战争。他在军队中担任过第四集团军学生队副总队长和警卫二团团长等职位,表现活跃。1927年春天,他带领部队北上,在河南漯河参与了一场战斗,表现尚可,小有名气。然而,不久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唐生明与陈赓等黄埔军校的同学不再认同蒋介石,联合发布了反对蒋介石的声明,公开与其决裂。

那年九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了秋收起义,部队武器弹药短缺,情况十分艰难。唐生明得知消息后,带着一个连的人,从汉口连夜赶到浏阳文家市,送去了三百多支“汉阳造”步枪和上万发子弹。这批物资对起义军来说,如同久旱逢甘霖,极大地缓解了燃眉之急。这件事充分显示了他关键时刻的可靠与担当,尽管平时有些不拘小节。

1930年,唐生明在第四集团军第八军担任副军长,还曾代理军长一职,当时他只有24岁。年纪轻轻就达到这样的地位,靠的不仅仅是运气。1931年,他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的中将参议,1932年至1935年期间,他又到中央陆军大学深造,军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毕业后,他进入军事委员会,担任中将参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被派到长沙担任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后来还代理过司令,负责城市的防守工作。

唐生明这个人,大家都叫他“福将”,这称号可不是空穴来风。他家境优渥,朋友众多,生活上讲究享受,吃的穿的玩的样样不缺。但奇怪的是,无论世道多乱,他总能化险为夷,还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1938年,抗日战争正处于激烈阶段,蒋介石下令在长沙实施“焦土抗战”,计划将城市焚毁,防止日军占领。当时,唐生明担任长沙警备司令,接到这个命令后,并没有立即执行。他知道一旦执行,长沙的百姓将遭受巨大苦难,城中的古建筑也会毁于一旦。因此,他以公务繁忙为由拖延时间。不久后,他被调离长沙,去了常德和桃源,由酆悌接替他的职务。结果,酆悌真的执行了命令,导致长沙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百姓怨声载道。蒋介石无奈之下,只好将酆悌处决。唐生明因此躲过一劫,赢得了“福将”的美名。

1940年,蒋介石再次找到他,要他潜入汪精卫的政权做卧底。这个任务相当艰巨,蒋介石亲自拍着他的肩膀,告诉他国家需要他。为了掩护,唐生智公开登报与自己“断绝关系”,重庆还发出了通缉令。唐生明带着妻子徐来——一位民国时期的大明星,从重庆前往桂林,再转道香港,最终抵达上海。他对外宣称回湖南老家,实际上悄悄进入了被占领的区域。

汪精卫到了南京后,对唐生明和他的同伴非常热情,特意设宴款待,并且还谈起了他和唐生明哥哥唐生智的旧交情。唐生明表面上笑容满面地应酬,但实际上十分谨慎。他虽然在伪军事委员会和清乡委员会军务处担任职务,管理着伪军,却暗中为重庆搜集情报。唐生明和徐来住在一栋洋房里,每天都宾客盈门。徐来擅长打牌,经常与汪伪高层的太太们一起玩牌,顺便套取消息。而唐生明则通过酒桌和麻将局与汪伪的人打成一片,并且还拉拢了像周佛海这样的人,让他们转向支持重庆。

在1943年,他做了一件大事——除掉了汪伪政权中的特工头目李士群。李士群是个狠角色,手下全是特务,对当时的抗战形势构成了很大威胁。唐生明与周佛海商量后,找到了一个日本特高课的人帮忙,在一次宴会上用有毒的牛肉饼将李士群毒死。这件事发生后,汪伪内部大乱,不少人开始动摇。

那年秋天,他在一顿饭上听一个日本军官无意中说起,日军计划在琉球群岛集结船只,准备突袭美国。他不动声色地记下了这个重要消息,回家后立刻写了密信,连夜送到了重庆。消息传到美国后,美国人迅速行动,将日军的舰队打得落花流水,这彻底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

唐生明这人,确实有福气,可不是徒有虚名。他表面上看似整天吃喝玩乐,实际上在日军、汪伪政府和重庆之间巧妙周旋,既保全了自己,还成就了不少大事。有人说他运气好,的确不错,但没有点智慧和胆识,也玩不转这一套。

抗战胜利后,唐生明的努力得到了认可。1946年2月,蒋介石在上海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国防部中将的职位。1948年3月,他又被任命为总统府中将参谋。然而,随着国共内战的爆发,他发现国民党内部腐败严重,心情越来越沮丧。1949年春天,他装扮成商人回到了长沙,协助陈明仁组织湖南的和平起义。他还说服了湘鄂赣边区的“剿匪”总指挥傅正模放下武器,带领部队起义,使得湖南的解放过程中减少了流血事件。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的副司令员。同年冬天,他去了香港经商,暗中协助组织了“两航起义”,成功地将许多飞机和飞行员引向了新中国,为我国空军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54年,周恩来邀请他回到北京定居,毛主席还特别批准了四万元作为安家费,以表彰他的贡献。后来,他成为了国务院的参事,积极参与国家建设。

但他也没能躲过,被关了七年半,受了不少苦。1976年,他平反了,恢复了名誉,后来还当过三届、四届、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年纪大了,他仍然奔波于内地和港澳,为对外贸易和国家统一贡献力量。

1987年10月24日,唐生明在北京离世,享年81岁。他的葬礼吸引了包括李鹏、万里、习仲勋在内的众多重要人物,以及400多名前来悼念的各界人士。《人民日报》称他为“共产党的老朋友”,这个评价相当贴切。从一个放纵享乐的少爷到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贡献,唐生明的一生确实充满了传奇色彩。

唐生明这个人,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幸运儿”,他出身优越,社交圈子广,总能在危机时刻化险为夷。但光靠运气,他不可能达到今天的成就。他的智慧、勇气和关键时刻的担当,才是他从纨绔子弟成长为开国功臣的关键。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享受了不少福气,但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国家,这一点让人十分钦佩。

如果有人问我,他是不是英雄?我认为是,不过不是那种充满苦难和仇恨的英雄。他更像是一个平易近人、有点运气又好有真才实学的人。你觉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http://jajdj.com/yiangtiyujieshao/152740.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