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迎来停火?传哈马斯已投降,民众彻夜狂欢,胡塞武装何去何从?
这两年,全世界都看到了,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封锁下,哈马斯用最简陋的武器,拖住了武装到牙齿的以色列国防军,把“中东小霸王”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得稀碎。他们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现在选择妥协,更像是一种审时度势的理性,是为了保全加沙二百多万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民众。
所以,当停火协议达成的消息传遍加沙的每一个角落时,我们看到的是无尽的欢腾。人们涌上街头,敲锣打鼓,孩子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种从地狱重返人间的狂喜,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 他们终于不用再担心下一秒炸弹会不会落在头顶,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对他们来说,谁来管理不重要,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加沙的炮声渐渐平息,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也门的方向。在那里,还有一支武装在孤军奋战——胡塞武装。
就在哈马斯决定和谈的节骨眼上,胡塞武装给哈马斯发了一封公开信,内容很简单,却字字千钧:“军事行动应你们的要求开始,也唯有应你们的要求才会停止。”
朋友们,你们品品这句话。这里面有多少义气,又有多少悲凉?
这句话,首先是说给哈马斯听的,表达的是“兄弟你先走,我们垫后”的决绝。但更深层次的意思,是说给“抵抗之弧”的老大——伊朗听的。这简直就是把伊朗这个“盟主”的遮羞布,狠狠地撕了下来,扔在地上踩。
整整两年的巴以冲突,胡塞武装的表现堪称“中东真爷们”。他们离加沙最远,隔着整个沙特阿拉伯,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但他们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用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以色列的港口、机场,在红海和美军航母舰队斗智斗勇,先后击沉击伤多艘与以色列相关的船只,实实在在地打痛了以色列。
为了这份“义气”,胡塞武装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美以的空袭几乎没有停过,也门本土上千人伤亡,基础设施被大量摧毁,多位高层领导人惨遭暗杀。但他们从未退缩。
反观伊朗呢?作为“抵抗之弧”的缔造者和领导者,它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除了和以色列象征性地互射了几轮导弹,大部分时间都在“动嘴皮子”。此前哈马斯领导人遇刺,伊朗嘴上喊着“报复”,行动上却雷声大雨点小。这种瞻前顾后的姿态,与胡塞武装“说打就打”的果敢形成了鲜明对比。
说到底,伊朗有自己的小算盘。它国内的亲美势力盘根错节,政权稳定是它的首要考量。它不敢像以色列那样豁出去大干一场,生怕自己陷入战争泥潭,导致政权垮台。同时,它对美国始终抱有“和谈”的幻想,总希望华盛顿能高抬贵手。
但这种妥协和退让,换来的是什么?是盟友的失望和鄙夷,是美以的步步紧逼。
更危险的信号是,美军大量的加油机、B-2、F-22、F-35等先进战机正在向卡塔尔和沙特的空军基地集结。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美国准备对伊朗动手的明确前奏。 而近期在委内瑞拉等地的动作,更像是声东击西,转移全球视线。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哈马斯“投降”了,胡塞武装该怎么办?
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继续打下去? 以色列的主力部队将从加沙抽身,可以毫无顾忌地联合美国,将全部火力倾泻到也门。胡塞武装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哈马斯,面临被彻底剿灭的风险。
那就此罢手? 且不说这在道义上如何交代,以色列会轻易放过他们吗?内塔尼亚胡的政府本就靠着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维持统治。加沙停火后,他急需一个新的目标来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胡塞武装,这个两年间让以色列头疼不已的“眼中钉”,无疑是最佳选择。主动求和,也未必能换来全身而退。
说句不好听的,胡塞武装现在是骑虎难下,怎么选都是坑。他们当初为了兄弟义气挺身而出,没想到仗打到一半,主角之一不玩了,自己反倒成了最大的靶子。这就是小国和非国家行为体的悲哀,自己的命运,从来由不得自己。
当然,我们不能用纯粹的利弊得失去衡量胡塞武装的选择。在如今这个精致利己主义盛行的中东,他们不畏强权、挺身而出的勇气本身就值得敬佩。他们用行动证明了,阿拉伯世界里还有人记得血性和尊严。
只是,勇气无法弥补实力的巨大鸿沟。 未来的路,对胡塞武装而言,注定是布满荆棘和鲜血的。这盘棋,美国和以色列是毫无疑问的赢家,伊朗是最大的输家,而胡塞武装,则成了一个令人扼腕的悲情英雄。他们未来的结局会怎样,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并希望这个世界,能给真正的勇士留一条生路。
http://jajdj.com/chanpinzhanshi/6881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