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到底是干啥的?看完这篇,秒懂海上“大工程”!
提到“海洋工程”,不少人会想到海上的巨大平台、穿梭的工程船,却不知道这些背后到底在做什么。其实咱们吃的海鲜、用的石油、甚至家里的电,都可能和海洋工程有关系。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唠唠,海洋工程到底是做啥的,看完你就知道这个领域有多“硬核”!
一、先搞懂:海洋工程不是“单一活儿”,分三大类!
简单说,海洋工程就是“在海洋里或海边搞的工程”,但具体细分下来,主要做三件事:开发海洋里的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建设海上的设施。咱们按“用途”分成三大类,一个个说清楚:
1. 海洋资源开发工程:从海里“挖宝贝”
这是海洋工程最核心的活儿,毕竟海洋里藏着太多人类需要的资源。
• 石油天然气开发:你家做饭用的天然气、开车烧的汽油,很多来自海底油田。海洋工程要做的,就是在海上建“采油平台”——这种平台像一座海上钢铁城堡,有的固定在海底,有的能跟着油田移动。工程师要先勘探海底有没有油(用地震勘探船找油藏),再打钻井(就像给地球“扎针”),最后把石油天然气从海底抽上来,通过管道或工程船运到岸上。比如我国的“深海一号”能源站,就是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能在2000米深的海里采天然气,每年能供应30亿立方米,够几百万家庭用一年。
• 海洋矿产开发:除了石油,海底还有锰结核、多金属硫化物这些“宝贝”——锰结核里有锰、铁、镍等金属,能做电池、钢铁;多金属硫化物里的铜、锌,是工业必需品。海洋工程要造专门的“采矿船”,船上装着巨大的机械臂,能伸到海底把矿石挖上来,再运回岸上加工。不过这活儿技术难度高,目前主要在浅海试验,未来深海采矿会是重点。
•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咱们吃的三文鱼、鳕鱼,很多来自“海洋牧场”——这可不是普通的养鱼池,而是在海里圈出一片区域,用网箱、监测设备搞“规模化养鱼”。海洋工程要做的,就是设计抗风浪的网箱(能抵御台风)、安装水下监控摄像头(看鱼的生长情况)、建海上投喂平台(定时给鱼喂食)。比如山东的“耕海1号”海洋牧场,不仅能养鱼,还能供游客参观,实现了“养殖+旅游”双收益。
2. 海洋空间利用工程:在海上“建房子”
海洋不仅能“挖资源”,还能“当土地用”——比如建港口、跨海大桥、海上机场,甚至海上城市。
• 港口与码头建设:咱们平时买的进口商品,大多是通过港口运进来的。海洋工程要在海边建码头(供轮船停靠)、堆场(放集装箱)、装卸设备(吊集装箱的起重机)。比如上海洋山港,是全球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港口,码头全靠机器人装卸,背后就是海洋工程的技术支撑——要考虑海浪、潮汐对码头的影响,确保码头稳固、设备能正常工作。
• 跨海通道建设:像港珠澳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都是海洋工程的“代表作”。建跨海大桥可不比陆地,要在海里打桥墩(有的桥墩在几十米深的海底)、架钢梁(要抗台风、防腐蚀),还要考虑海水对钢材的侵蚀——工程师会给钢材涂特殊的防腐涂料,或者用耐腐蚀的材料,确保大桥能用几十年。
• 海上人工岛:有的地方土地不够用,就会在海里“造岛”——比如深圳的填海人工岛、迪拜的棕榈岛。海洋工程要先把海里的泥沙挖起来,填到指定区域,再用沙袋、石块围起来(防海水冲垮),最后在岛上建房子、修道路。这活儿对环境影响大,现在会更注重生态保护,比如在岛周围种珊瑚,保护海洋生物。
3. 海洋环境保护工程:给海洋“做体检、治病害”
开发海洋的同时,也要保护它——海洋工程也负责“守护海洋”,比如处理海洋污染、修复珊瑚礁。
• 海洋污染治理:如果海上发生原油泄漏(比如油轮撞船漏油),海洋工程要派“清污船”去处理——船上装着吸油毡(吸漏油)、围油栏(把漏油圈起来,防止扩散),还能用化学药剂分解油污。比如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全球的清污船都去帮忙,背后就是海洋工程的技术支持。
• 海洋生态修复:现在很多地方的珊瑚礁、海草床被破坏了,海洋工程要做“生态修复”——比如人工种植珊瑚(用特制的支架固定珊瑚苗)、投放人工鱼礁(吸引鱼类栖息)。比如海南的蜈支洲岛,通过人工修复珊瑚礁,现在成了潜水胜地,海底的鱼群也多了起来。
• 海洋灾害防治:台风、海啸、风暴潮会给沿海地区带来灾难,海洋工程要建“防灾设施”——比如海堤(挡海浪)、消波块(减少海浪冲击力)、海啸预警浮标(监测海啸,提前预警)。比如日本的海堤,能抵御10米高的海浪,保护沿海城市。
二、海洋工程需要哪些“硬核技术”?不是谁都能做!
别以为海洋工程只是“卖力气”,背后全是高科技,比如:
• 深海探测技术:要在几千米深的海底作业,得用“遥控潜水器(ROV)”——这是一种带摄像头和机械臂的水下机器人,能潜到海底拍视频、取样,甚至操作设备。比如我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能潜到7000米深海,帮工程师探索海底环境。
• 防腐技术:海水含盐量高,会腐蚀钢铁、混凝土,所以海洋工程要用特殊材料——比如耐候钢(不怕海水腐蚀)、防腐混凝土(添加特殊添加剂),还要定期给设施做“防腐保养”,比如涂油漆、贴防腐胶带。
• 抗风浪技术:海上的台风、巨浪能把平台掀翻,所以海洋工程的设施要“抗造”——比如半潜式平台(大部分船体在水下,受风浪影响小)、柔性立管(像软管一样,能随海浪摆动,不容易断)。
三、普通人能进海洋工程领域吗?需要啥条件?
当然能!海洋工程领域需要很多人才,比如:
• 工程师:比如海洋结构工程师(设计海上平台)、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师(设计工程船),需要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还要懂CAD、有限元分析等软件。
• 技术工人:比如海上平台操作员(操作采油设备)、潜水员(水下维修设施),需要专科或中职学历,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关证书(比如潜水证、特种设备操作证)。
• 科研人员:比如研究深海采矿技术、海洋生态修复的,需要硕士或博士学历,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适合喜欢搞研究的人。
不过要注意,很多岗位需要在海上工作,比如海上平台操作员,一次要在平台上待2-3个月,不能回家,而且工作环境比较艰苦(风吹日晒),但薪资也高——比如工程师月薪能到1-2万,技术工人月薪也能到8000-15000元。
四、未来海洋工程会往哪走?这两个方向最热门!
随着科技发展,海洋工程的“舞台”会越来越大,尤其是这两个方向:
• 深海开发:现在浅海的资源快被开发得差不多了,未来会往深海走——比如深海采油、深海采矿,需要更先进的潜水器、更抗高压的设备。
• 绿色海洋工程:比如用海上风电(在海上建风力发电机)、潮汐能发电(用海水涨落的能量发电),替代传统的石油天然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国的“海油观澜号”海上风电平台,能在50米深的海里发电,每年能发4亿度电,够10万户家庭用一年。
海洋工程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家里的天然气到身上穿的衣服(石油能做化纤),都离不开它。它不仅是“开发海洋的利器”,更是“守护海洋的卫士”,未来会在更多领域发光发热。
如有最新信息更新,欢迎广大网友指正。
http://jajdj.com/chanpinzhanshi/60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