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打捞731部队罪证是与时间赛跑,历史真相必须公之于众

在历史的长河中,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暴行犹如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深深刺痛着人类的良知。如今,跨国打捞731部队罪证的行动,正成为一场争分夺秒与时间的赛跑,其紧迫性不言而喻,因为每一分每一秒的流逝,都可能意味着关键证据的湮灭,而美国的包庇行径,更凸显了让真相公之于众的艰难与必要。

731部队,这支曾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恶魔部队,以活人进行细菌实验、生化武器研发等反人类暴行,手段之残忍、行径之恶劣,令人发指。他们将无数无辜的生命当作试验品,进行冻伤实验、细菌感染实验等,致使众多人在极度痛苦中死去,其罪恶罄竹难书。但随着时间推移,亲历者逐年减少,寻找罪证愈发困难。

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长期以来对731部队罪行百般抵赖,妄图篡改历史,模糊真相。他们否认这些惨绝人寰的暴行,企图将这段黑暗历史从教科书中抹去,让日本民众对先辈的罪恶一无所知,这种行径严重伤害了曾遭受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

一些有良知的国际人士站了出来,投身于打捞罪证的行动。如法国青年马库斯?德雷特斯,他偶然发现外祖父留下的618张记录侵华日军暴行的照片,其中不乏与731部队相关场景。他深感责任重大,将照片捐赠给中国,希望借此揭露日本侵略真相,让更多人了解那段被掩盖的历史。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多年来坚持不懈跨国追索证据。他30多次赴日,向731部队原成员追问真相,还前往美俄等国搜寻资料。他发现的“特别移送档案”等核心罪证,成为驳斥日本右翼势力的有力武器。但随着时间流逝,在世的731部队原成员越来越少,据金成民所知,有据可考的仅存4人,且年龄最小的也90多岁,每失去一位亲历者,都让罪证打捞工作难度剧增。

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等人,推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首次公开“荣字1644部队”等留守名簿资料。这些资料虽无法完全还原731部队罪行全貌,但也是重要补充。77岁的竹上胜利,作为“荣字1644部队”队员后代,因父亲遗留资料,投身揭露部队罪行工作,他深知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美国在731部队罪行问题上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二战结束后,为获取731部队细菌战数据资料,美国与日本达成秘密交易,支付25万日元,豁免石井四郎等战犯战争责任。美国陆军部还指示驻日最高司令麦克阿瑟,为获取实验资料,可不追究石井及其同伙罪行。美国将这些血腥数据用于自身生物武器研究,促使德特里克堡基地战后快速发展。美国的庇护,让731部队成员几乎无人因罪行受到惩治,也让日本右翼势力更加有恃无恐地否认历史。

在这场跨国打捞罪证的行动中,国际社会应团结起来。一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寻找散落各地的罪证,无论是照片、文件,还是亲历者证言;另一方面,要强烈谴责美国的包庇行为,要求美国公开与731部队交易的全部资料。对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否认历史的言行,国际社会也不能坐视不管,应督促日本正视历史,向受害国人民道歉。

跨国打捞731部队罪证,是对历史负责,对受害者负责,更是对全人类未来负责。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赶在更多证据消逝前,将731部队的罪行彻底揭露,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使这样的人间惨剧永远不再重演。

http://jajdj.com/chanpinzhanshi/313669.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