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敢死队突袭市中心!俄军战术让乌军绝望,乌军成了笼中困兽
2025年8月的俄乌战场,硝烟中藏着三记重击:红军城陷落、基辅告急、决战方向突变。 俄军敢死队从地下巷道钻出,一夜控制顿巴斯核心枢纽;基辅公寓楼被导弹拦腰斩断,16人葬身废墟;而乌军死守的第聂伯河岛屿,正被俄军无声蚕食。 西方援助还在路上,乌克兰士兵却已领到二战老枪——这场战争,正滑向更血腥的深渊。
8月4日,俄军敢死队突然出现在红军城市中心。 他们利用苏联时期修建的地下巷道网络,悄无声息渗透到列昂托维奇和特罗扬达定居点,一夜构筑6处防御工事。 这些士兵伪装成平民,用匕首清除乌军哨兵,像幽灵般控制了城市心脏。
俄军主力从三面收紧包围圈
仅留南线一个出口——这是典型的“围三缺一”战术陷阱。 乌军西北要塞罗金西克陷落后,火车站和铁路补给线被彻底切断。 前线乌军士兵在社交媒体哀叹:“我们像笼中困兽,弹药只剩步枪和手雷”。
城内乌军主力第59、第110机械化旅已损耗超90%。 一支3000人的部队被打残后,三分之一的士兵选择投降。 乌军总司令请求撤退被泽连斯基否决——政治考量压倒了军事现实。 红军城一旦失守,哈尔科夫与顿涅茨克防线的侧翼将彻底暴露。
7月31日黎明前
俄军向基辅发射的导弹直接命中一栋九层公寓楼。 混凝土碎块裹挟着家具残骸倾泻而下,救援队在废墟中扒出16具遗体,159名伤员挤满医院走廊。 这只是俄军7月攻势的缩影:5100枚制导航空炸弹、3800架无人机、260枚导弹,暴雨般砸向乌克兰。空袭之外,更大的威胁正在边境集结。 白俄罗斯军队在白乌边境整军,朝鲜3万援兵已抵达俄境。 三国联军剑指基辅的态势,让乌军防御压力陡增。
而基辅当局后院起火
8月2日,利沃夫市民举着“停止贪污”的标语封锁主干道,抗议高层腐败。 同日,国家反腐败局破获无人机采购大案:议员库兹涅佐夫、前州长盖迪等官员将合同价格抬高30%,侵吞前线救命钱。 尽管泽连斯基怒斥“绝对不道德”,但士兵的愤慨已无法平息:“我们领二战老枪,对面射来温压弹”。
当乌军紧盯红军城时,俄军在南线悄然变阵。 7月初,俄军突然减少赫尔松州攻势,将兵力投向第聂伯河中星罗棋布的岛屿。 乌媒《基弗独立报》惊呼:“俄军正在争夺每一块沙洲! ”
这些岛屿看似不起眼,却是控制航道的咽喉。 5月21日,俄军“第聂伯”集群用无人机引导“柳叶刀”自杀式无人机,配合两栖登陆艇突袭河口三角洲。 乌军第59装甲旅的反攻被击溃,24小时内伤亡80%,被迫放弃所有岛屿。
俄军甚至重建了第聂伯河舰队
这支2024年3月组建的部队配备高速快艇和侦察无人机,专门绞杀乌军渡河行动。 他们在安东诺夫大桥建立的桥头堡,像楔子般钉入乌军防线纵深3公里。
7月的夜空属于俄军无人机。6443架次的出击量创下开战纪录,平均每天201架如蝗虫过境。 乌军士兵戏称:“俄军无人机比我们的面包还多”。
为应对饱和攻击,乌军把“山毛榉”防空导弹发射架改装成“缝合怪”,拼上北约库存的“海麻雀”导弹。绝的是用FPV无人机拦截自杀式无人机——这些廉价小飞机以1/10成本撞毁目标,泽连斯基甚至下令日产量破千。
但俄军杀手锏已升级
8月初,喷气动力的“见证者-238”现身战场:时速600公里、飞行高度9100米,雷达信号酷似巡航导弹。 乌军防空部队措手不及:“它们太快了! 高射炮根本追不上”。 这种携带50公斤弹头的死神,彻底改写空中博弈规则。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正变成一纸空文。 8月4日,俄外交部宣布不再遵守《中导条约》,重启短程导弹部署。 作为报复,美国仅将两艘核潜艇调往俄近海,却未兑现关税威胁。
西方援助像隔靴搔痒
法国送来数十辆轻型装甲车,德国创下年征兵2万纪录。 荷兰虽拨款5亿欧元购买“爱国者”导弹,但乌军最需要的远程火箭炮仍被限制使用。 美国解禁“亚速营”使用美制武器,却拒绝提供能打击俄纵深的装备。
而前线的天平持续倾斜
8月5日,俄军控制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因瓦尔斯阔耶居民点,乌军每日伤亡超1150人。 泽连斯基被迫签署法令征召60岁以上男性,新兵用莫辛纳甘步枪训练的画面传遍全球——这支诞生于1891年的老枪,竟成了2025年战场的主角。
http://jajdj.com/chanpinzhanshi/291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