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消息!特急文件,来了!

一份"特急"文件突然砸向券商圈。

中国结算要求9月22日前完成1500万科创板投资者的账户分类。

未完成权限升级的股民,将失去交易32家未盈利企业的资格。

这32家公司被单独划入"科创成长层"。

它们有个共同点:至今没赚过一分钱。

其中包括芯片巨头中芯国际的合作伙伴拓荆科技、AI视觉龙头云从科技等。

监管层打出了"未盈利企业"的鲜明标签。

从9月23日起,这些企业的股票名称后都会带上字母"U"。

就像给股票贴了个黄色警示标。

新注册的未盈利公司更严格。

股票简称强制加"成"字后缀。

原有的32家则标注"成1"。

投资者一眼就能识别风险等级。

账户权限被切分为K和C两类。

目前持股的科创板投资者,9月19日会被统一标记为K类。

这意味着你只能买卖原有的那32家未盈利企业。

想要解锁全部成长层股票交易权?

必须签署新版风险揭示书。

普通投资者不签这份文件,券商直接拒绝交易委托。

券商加班加点改造系统。

国金证券APP连夜上线了"开通科创板成长层"通道。

中信证券的客户经理正挨个打电话催签协议。

7月13日发布的《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直指核心。

要求企业说明"为什么持续亏损"。

必须详细披露研发失败可能性。

年报首页新增硬性条目:解释亏损主因。

一旦出现重大技术研发受阻,两天内发临时公告。

把风险摊在阳光下。

投资者权限开通出现分水岭。

9月19日前签署协议的股民升级为C类账户。

他们能参与所有未盈利新股申购。

拖延到9月20日再行动?

对不起,系统已经默认你属于K类。

只能守着原有持仓做交易。

最特殊的是新开户规则。

现在申请科创板权限时需同步签署两份文件。

《科创板风险揭示书》和《成长层风险揭示书》捆绑生效。

未盈利企业迎来监管松绑。

连续三年亏损的医疗器械企业奥比中光股价闻声上涨。

这家靠研发烧掉13亿的公司刚刚扭亏为盈。

但风险像影子紧随机会。

某AI公司研发公告显示:核心项目失败率接近40%。

另一家生物药企现金流仅够支撑九个月。

监管给企业设置两条安全阀。

存量企业首次盈利立即摘掉"成1"标签。

新上市企业想退出成长层?需连续两年净利超5000万。

券商的投教任务突然加重。

某头部券商交易软件每天弹出三次权限提醒。

客户经理的朋友圈刷屏:"权限不升级,9月少个篮"。

投资者面临真实选择题。

持有某激光设备公司的张先生发现持仓股票即将加注"U"。

他决定加仓:"研发支出占营收62%,这钱烧得值"。

而看着生物医药股的李女士选择回避。

"第七个研发管线中止了"的公告让她后退。

这类公司年报必须把研发进展放在首页第二段。

中国结算系统开始压力测试。

模拟9月19日夜间批量转换1500万账户标识。

技术组预备了四套应急方案。

未盈利股交易权限开通激增。

某中型券商单日处理1.2万份电子签名。

客户服务中心临时加开三条专线。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出现分级。

年交易额低于20万的账户被限制购买"成"字头新股。

融资融券客户需单独补充风险认知评估。

企业端压力来自信披时效。

某光伏材料公司因为研发延迟公告超时三天,吃了监管函。

法规要求重大风险必须在48小时内披露。

9月17日将成为关键节点。

所有账户分类处理必须完成最终复核。

证券公司的合规部门开始三班倒。

这份特急文件改变着市场细节。

下次打开交易软件时,你的股票池可能已分成两种颜色。

那些带着U标记的股票在闪烁。

而此刻券商柜台的打印机还在不断吞吐。

一摞待签署的风险揭示书堆得高过显示器。

客户经理在通话记录里写下第一百二十七个备注。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http://jajdj.com/chanpinzhanshi/121527.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