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最大的难题:没有人愿意接手加沙
仗打完了,然后呢?这问题,简直是悬在以色列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且还是自己亲手挂上去的。你有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一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一头猛兽按倒在地,正喘着粗气准备庆祝,一抬头才发现,谁来给这头喘着粗气、眼睛里还冒着火的大家伙铲屎、喂食,甚至给它顺毛?没人。
加沙现在就是这头猛兽,一个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却随时可能暴起咬人的存在。最黑色幽默的一幕是什么?这边以军刚宣布“清理完毕”,后脚一撤,那边哈马斯的“警察”就跟打地鼠游戏一样,嗖地一下冒出来七千号人,开始在街上查车、维持秩序了。这画面,简直就是对着内塔尼亚胡的作战地图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火辣辣的疼。
这下可好,整个国际社会都成了看客,大家抱着胳膊,饶有兴致地围观以色列怎么收拾这个自己炸出来的烂摊子。毕竟,摧毁一个地方的建筑容易,想重建人心,那可比登天还难。更何况,这片土地上的两百多万人,眼睛里写的不是迷茫,是仇恨。
以色列最初的剧本,简单粗暴得像个莽夫。他们寻思着,干脆把人全赶走得了,打包塞给邻居埃及,或者随便哪个阿拉伯国家,再意思意思给点“安置费”。这想法,就好像你家熊孩子把邻居家玻璃砸了,你不想赔钱,反而跟邻居说:“要不你搬家吧,我给你补贴点路费?”你猜邻居会不会拎着扫把把你打出去?
埃及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别挨我”。人家直接把拉法口岸一关,态度摆得明明白白:这烫手的山芋,谁爱接谁接,反正我手套都不戴。约旦外交大臣说得更绝:“让我把话说清楚,不会有任何一支阿拉伯军队进入加沙。”潜台词就是,给你们以色列当炮灰警察?门儿都没有!这帮在中东这口大油锅里煎了几十年的老狐狸,谁看不出来这是个无底洞?跳进去,别说捞不到好处,不被炸一身泥都算祖上积德。
第一条路,死胡同。那换个思路,让“自己人管自己人”总行了吧?也就是把偏安一隅的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请出山。这主意,拜登政府估摸着在白宫的小黑板上推演过八百遍了,听起来确实是所有糟糕选项里,看起来最不那么糟糕的一个。
可以色列这边一听,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在内塔尼亚胡和他那帮右翼盟友眼里,阿巴斯领导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简直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代名词。他们觉得,这帮人连自己的地盘都管不明白,指望他们去降服哈马斯的老巢?这不是让一只绵羊去给一群狼开会吗?更深层的逻辑是,以色列压根不信他们,觉得他们跟哈马斯就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罢了。以色列安全部长本·格维尔直接放话:“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不是替代品,是哈马斯的盟友!”得,直接把路给焊死了。
现在,留给以色列的选择,就只剩下两杯毒药了,一杯见效快,一杯是慢性的。
第一杯,自己硬着头皮上,重新占领加沙。这不就是历史的倒车吗?2005年,沙龙政府为啥要“壮士断腕”,把所有犹太人定居点都给拔了,军队也撤了?不就是因为管不动嘛!天天面对两百多万敌视你的人口,进行着永无止境的低烈度战争,不仅拖垮经济,还在国际上把自己搞得人嫌狗憎。这碗冷饭再端回来炒,恐怕还没等吃,就得先被烫掉一层皮。
另一杯毒药,更苦涩。那就是折腾了半天,死了这么多人,结果加沙还是哈马斯说了算,只不过换了个形式。这对以色列来说,无异于宣告战败,过去几个月的血白流了,未来的安全威胁一点没少。可现实就是这么魔幻,只要以色列的坦克一走,哈马斯的权力真空立刻就会被填补上,甚至比以前更根深蒂固。
于是,加沙就成了一个悬在半空中的巨大问号。它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击鼓传花,只是这花是个定时炸弹,谁都知道音乐总会停,所以没人敢伸手去接。特朗普当初画的那些大饼,什么“中东和平新篇章”,现在看来,连废纸都不如。
说到底,加沙的困局,压根就不是一个军事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治理问题。它是几十年积怨、血泪和不信任浇灌出的一片荆棘之地。在这片土地上,任何强加的权力都无法生根,而唯一能让种子发芽的土壤——信任,早就被炮火炸成了齑粉。所以,别再问谁来接盘加沙了,这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真正的问题是,当所有人都假装看不见这头房间里的大象时,它下一步,会把谁踩在脚下?
http://jajdj.com/yiangtiyujieshao/7395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