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越南成为下一个中国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真"佩服″某些邻国的自娱自乐,原来鲁迅笔下的阿Q投胎到了那里。前不久看了一段越南领导人苏林的讲话,大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越发展水平差不多,由于中国更早开放,所以拉开了距离,越南人均GDP4000美元,中国12000美元,3倍差距。

再联想到印度多年来强调上世纪八十年代人均GDP比中国高,是改革开放后被中国反超,居然还有很多同胞相信这种鬼话,我就不得不澄清一下了:

中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能生产飞机、大炮、坦克、步枪、子弹……印度至今生产不出合格的上述产品,有人说苏联援助的,可苏联援助印度更多,印度就学不会,中国一学就会。中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实现两弹一星,印度至今不会造氢弹,未实现核弹头小型化。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能自产核潜艇、洲际导弹、返回式卫星,印度至今也没能力,只会到洋人那借鸡下蛋,然后贴个国产标签。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电力、钢铁、煤碳、石油、水泥、化肥、化纤、粮食、蔬菜、肉类、水果、水产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对印度断崖式领先,这些并不是21世纪才出现的事情,当时只有铁路、公路里程比印度少,但印度的几乎全是英国殖民者留下的遗产,铁路质量极差,单线、无电气化,统计方式也不同,把田埂、羊肠小道等也算作公路[捂脸]。那为何八十年代名义人均GDP印度还占优呢?一是两国统计方式不同,二是为大力增加出口,人民币在八十年代大幅贬值,以美元计算的中国人均GDP1990年反而低于1980年,而事实上这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苏林、莫迪等一定要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不比它们国家强,我也不反驳,毕竟嘴长在它们身上。但我可以给不明真相的国人一个生动例子,按名义人均GDP,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也不比日本弱很多,尤其江浙沪一带民间生活水平不比日本差,但真打起仗来,日本有三八枪、九二式重机枪、坦克、大炮、飞机、军舰,我国军人却连人手一支汉阳造都凑不齐,国民党那些从英美进口的战斗机,纸面性能占优,却在漫天日本自产的零式战斗机群攻击下,最终经不起消耗,掉一架少一架。

如果说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还能依靠体量优势跟日本熬时间,将来假若印度不自量力挑衅中国导致全面战争,印度必将如同一尊巨大的泥菩萨,被中华洪流一击而亡!

http://jajdj.com/yiangtiyujieshao/688108.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