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盛机电大涨,光伏下滑,半导体业务崛起
冲破天花板的那一刻,谁心里没点小九九?
9月26号,晶盛机电大涨12.8%,各路资金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你说这真是巧了嘛,大盘横着走,它一个人蹦得老高。
暂且别急着下结论,这气势是不是昙花一现,还能不能撑到下一个高点?
“强势新高”往往只是故事的第一个章节,就像朋友圈里晒成绩单,先别急着点赞,总得瞅瞅背后的稀奇古怪。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
晶盛机电这波反弹,仿佛不像以前靠“光伏设备”那一条腿蹦跶,倒像忽然装上个双引擎,“半导体+光伏”一边一个。
但话说回来,2025年上半年企业营收57.99亿,竟然同比萎靡了42.85%?
讲真,这数据一说出来,吹牛的底气都要漏半截。
怎么回事?
原来,光伏这边遭遇了滑铁卢,周期一走低,设备业务就跟着“蔫”,同比掉了44.6%,占比还超69%——一听就是主业。
材料业务这块儿,石英坩埚那点营收更惨,直线下滑48.2%,毛利率狂降33.9个百分点,落到6.22%。
咋说呢,做材料的都知道,这数字搁淘宝开店早关门跑路了。
但朋友们别急,真正让市场精神一振的,是那个逐渐抢戏的半导体业务。
你猜怎么着?
碳化硅衬底销量同比猛增80%!材料业务的比例直接爬升到20.8%,比去年大了8.8个点。
这就不是鸡肋,是主菜了。
未完成合同还有三十七个小目标,设备毛利率高达四成,妥妥的赚钱机器。
细琢磨下,公司其实早就没闲着,谁会把“国产替代”这活儿当儿戏?
再翻翻半导体那盘棋,晶盛机电不只是简单数螃蟹,自己扛起设备和材料,试图杀个回马枪。
设备端,8-12英寸大硅片的加工装备甩出来,直接拿下头部大客户——TCL中环、有研硅之类的。
芯片制造、先进封装,全链条的戏码要演,减压外延、抛光机啥的,花样迭出。
6-8英寸碳化硅设备,本土市场领先地位眼见更扎实,海外订单也开始开张。
一到材料端,碳化硅衬底能量就更显出来了。
公司6-8英寸导电型衬底实现量产,8英寸甚至攻入国际大客户手里。
9月26日,12英寸碳化硅中试线通线,这是什么概念?
别小瞧一步,代表“装备到材料”闭环彻底打通,以前看老外脸色的环节说断就断,国产设备从头干到尾。
光学级碳化硅、蓝宝石衬底,外延到AR眼镜,再到半导体和LED,产业地图已经画开了,谁再说这只是卖设备的,恐怕要先掂量下嘴硬的成本。
产能扩张也是一波接一波,上虞、马来西亚、宁夏横跨几万公里,布局全球,每年90万片的容量规划,听着就上头。
说家底不厚?
技术端口的先进封装,也让人不禁搓搓手。
减薄到30微米这么薄的晶圆,还能搞定5毫米大翘曲,堆叠拼装高集成度芯片没在怕。
还有碳化硅量测设备,这一听就高端,国产高端封装检测,市面上没谁能轻松抄作业。
哪怕在2.5D封装这个炙手可热的环节,公司也搞出深宽比109:1的新技术,刷新了以往硅中介层17:1的天花板,缩尺寸、省连接、降成本,一举多赢。
为啥英伟达这种高端芯片玩家盯上?
很简单,技术上去,需求就有,人家也要性价比。
现在有头部封测厂开始验证设备,要砸开这个大门,百亿市值市场不是空口白话。
再来看那个“彩蛋”——培育钻石业务。
很多人可能边嗑瓜子边想:“钻石和半导体搭边不?”
嘿,真就有交集!
今年,晶盛机电靠自研的MPCVD设备搞出宝石级晶体,摆脱手工,智能控温控参数,彻底解决大批量生产的质量难题。
这波操作不光复用半导体材料精密生长技术,甚至未来在高端珠宝、工业领域如虎添翼。
虽然目前还在规划量产,市场反馈等着开张,但业内都期待它能复刻碳化硅那波奇袭。
一旦爆发,“碳化硅+钻石”双轮驱动,是不是有点科技圈的双厨狂喜内味?
讲真,未来没准就指着这个出圈了。
一波三折的业绩,真的有那么乐观吗?
环球同此凉热,光伏下滑,利润压到地板。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跳水69.52%,二季度甚至狂泻93.56%!
这种数字,要是搁股吧讨论,不知道多少人直接绝望跑路。
同行环伺、外国大厂还虎视眈眈,本土扩产杀价内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技术突破不代表产能落地,12英寸碳化硅和先进封装设备都还在验证阶段,后面要真是规模量产时卡壳了,不仅自己睡不着,投资人估计都夜不能寐。
海外扩张大张旗鼓,马来西亚、宁夏这些基地短期内又难贡献真金白银,钻石业务再美好,也得吃下足够多客户认证和资本信心。
那为啥还能蹦那么高呢?
话糙理不糙,炒股看的就是预期。
技术不是一蹴而就,但只要给点“新材料突破”、“半导体自主可控”的料,一波“政策东风”就能把板块吹上天。
12英寸碳化硅通线、设备订单不断、国产设备验证,投资圈永远喜欢讲故事,哪怕上半年业绩不好,下半年甚至明年有个盼头就行。
有意思的是,市场对半导体这事的加速度要求奇高,拐点还没露头,资金早早把逻辑预支完了。
“只要想象空间足够大,谁还在乎眼前的个别数据?”
这不就是A股痴迷的“成长性信仰”?
再加上光伏“反内卷”新政带节奏,谁还纠结毛利率短期的那点波动?
买得就是明天,亏得明天继续买,这才叫股市精神——有打鸡血的疯狂,也有自我安慰的理性。
说到这里,咱也得看看大盘子的风险——毕竟天底下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
第一大坑:业绩持续承压,尤其光伏方向的复苏一拖再拖。
材料这块的毛利率都能吓哭大老爷们,一个季度跌一半,只能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赚不同”。
技术和产能的风险同样扎心,产线刚铺垫完,工人还没熟练技术,良率和成本都可能卡壳。
海外市场还没坐稳,马来西亚碳化硅未必能给业绩加分——说到底,远水解不了近渴。
市场竞争更是神仙打架,没有硝烟的战争。
光伏设备比低价抢客户,越拼越薄的利润。
半导体环节还不止和国内新锐厮杀,国际巨头如应用材料、东京电子随时可能反杀,市场分蛋糕,越分越细,谁能乐观?
讲究的股民都懂:晶盛机电短线暴涨,感恩多业务技术突破和情绪爆发;
但能不能从山头飞奔到下个高地,得看后续12英寸碳化硅、先进封装这些硬核业务是不是“拳拳到肉”。
假如它量产又“技惊四座”,或者光伏那边突然回血,故事还能续写。
反之,万一卡在良率、成本或者市场需求不达标,泡沫说没就没。
投资永远是场概率游戏,必须承认,这家公司在某些环节确实属于国产半导体设备板块的“头号种子选手”,而且讲故事能力一流。
但行业整体还是个“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浮躁期。
你说今天新高明天再涨,没人能拍胸脯承诺。
能不能穿越周期,真正自我造血、技术立身,那才见真章。
行文至此,问题留给大家——你看好晶盛机电的后续走势,还是觉着这是又一场“情绪市”造神的奇观?
留言区见,来聊聊你的观点,唱多唱空都欢迎。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http://jajdj.com/yiangtiyujieshao/637976.html